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保护区域生态公益林管理与补偿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 为加强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保护区域生态公益林(以下称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充分的发挥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功能和效益,维护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根据《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专项规划》划定,经市政府批准公布并给予经济补偿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均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应当遵循生态优先、分级管理、严格保护、适当补偿、合理规划利用、科学经营的原则。
第四条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任务纳入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保障资产金额的投入,将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督促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完成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等相关工作。市级林业行政主任部门为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的主管部门,各区县(市)林业行政主任部门负责辖区内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和补偿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市、区县(市)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审核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规划由市级林业行政主任部门会同规划、财政等有关行政主任部门编制,经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编制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地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设计相协调,与控制性详规充分衔接。
第六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规划必须落实到地籍小班,实行小班经营。划定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其原有权属不变,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经批准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其所在地的区县(市)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应当按照界定的范围和面积,分别与乡(镇)林业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签订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合同(范本见附件1),与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签订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范本见附件2)。管理、管护合同应当载明范围、保护的方法、资金补偿、违约责任等内容,并作为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登记和补偿资金发放的依据。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
第八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应当充分的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修复,对宜林地、疏林地,其管护责任人应当结合实际,科学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植被,提升生态功能。要严格保护原生植被,严格禁止采用炼山、全面整地等作业方式。
第九条 禁止在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区进行商业性采伐活动。必要的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要依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颁布的有关林木采伐技术标准,采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森林群落的作业方式。
第十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禁止开垦、采石、挖沙、取土、采脂、野外用火等毁林行为。严控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征占用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征占用的,一定要坚持“占一补一”原则,由征占用单位向区县(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后报市级林业、规划行政主任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市政府审定批准。
第十一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原则上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合理规划利用林地资源,开展适度的森林经营活动和非木质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加强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森林防火工作,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完整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区县(市)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应当做好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编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制定林业有害生物和疫源疫病防控预案,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疫源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第十三条 区县(市)以及乡(镇)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应当按照准确、及时、便捷的原则,建立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资源档案,落实档案管理人员,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及时来更新完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资源档案包括:小班调查表、资源分布图、林权台账、管理(管护)合同,以及各种调查、检查和年度总结材料等,并做到图、表、账数据相同。市级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在区县(市)以及乡(镇)林业行政主任部门的档案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及时来更新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补偿资金,是指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预算安排,对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以及因禁止采伐利用造成的收益性损失,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 补偿范围是指根据《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专项规划》划定的50万亩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最重要的包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主题园、江河风光带、绿色通道和生态廊道。
第十六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使用对象包括管护补助资金补偿对象和公共管护资金使用对象:(一)管护补助资金补偿对象。管护补助资金补偿对象是指因划定为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而禁止采伐利用造成收益性损失,并承担管护责任的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1、未经流转的个人所有或投资经营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对象是相应的个人。2、未经流转的国有林业单位和集体所有或投资经营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对象为相应的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国有林业单位或乡(镇)、村集体、集体林场等集体单位。3、依法签订合同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的,在合同期内,补偿对象是承包者或者租赁者;合同另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补偿。(二)公共管护资金使用对象。公共管护资金使用对象是实施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的相关的单位。1、负责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的市、区县(市)、乡(镇)林业行政主任部门。2、负责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的村民委员会。
第十七条 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30元,其中由市财政补助20元,区县(市)财政补助10元。补偿资金中27元为管护补助资金,大多数都用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等管护支出的补助和因禁止采伐利用而造成收益性损失的补偿;3元为公共管护资金,其中市级、县级公共管护资金各0.5元,乡(镇)、村级公共管护资金各1元,大多数都用在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所需规划设计、宣传培训、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管护情况检查验收、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等工作。
第十八条 市林业和市财政主管部门依据市政府核定的面积和补偿标准,下达当年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各区县(市)林业和财政主管部门应在补偿资金到位后及时足额拨付下达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十九条 各区县(市)财政主管部门应对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国有或集体林业单位的补偿资金由区县(市)财政主管部门或林业主管部门采取报账制方式拨付;涉及林农个人的补偿资金通过乡镇财政“一卡通”存折,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第二十条 所有补偿对象和管理单位都应按照合同规定,切实履行管护和管理义务,承担管护和管理责任,根据管护和管理合同履行情况领取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不得脱离管护和管理任务随意切块下达资金,也不得搞平均分配。
第二十一条 各区县(市)林业、财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汇总上报征占用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情况。经市级财政主管部门核定后,从下一年度起相应调整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人员对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资源增减变动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第二十二条 各级林业和财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相关的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擅自征占用经批准公布的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损失的。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规定,或因管护不善造成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破坏及生态功能持续下降的,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二十四条 各区县(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由林业、财政主管部门制定细则,并报上一级林业、财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4月18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