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栗子有块田_湘东区麻山生态新区_hth下载/华体会HTH官方

我在栗子有块田

  渝峰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已经四个多月了。去丰都县栗子乡看看他工作的地方,实地了解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被列入我今年的出行计划。十一长假,正好一了心愿。

  驱车两个半小时,从重庆主城区抵达丰都县三建乡。短暂休整后,又驱车五十分钟,抵达了栗子乡场镇。然后,又从场镇驱车十余公里,驶过一处处随时有可能滑坡和落石的公路,抵达了金龙寨村。先不说其他,单是这里程和用时,就足见抵达的真诚。

  金龙寨梯田是栗子贡米的主产地之一。抵达的前夕,栗子乡刚刚举行了丰收节,而金龙寨的稻田,也已开始收割。梯田层层叠叠,与大家熟知的哈尼梯田相似,多是柳叶形、月牙形,从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延伸到海拔600多米的山脚。再往下,是陡峭的深渊。谷底,是一条河。

  连绵的青山,如一面面屏风,相对而立,构成金龙寨辽阔而雄壮的背景。山野之上,云烟缭绕,云白天青,树绿稻黄,像一幅油画。因此,这里被称为“最美梯田”,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去处。

  看到眼前的丰收场景,我立马就打开微信公众号上“我在栗子有块田”的链接,认领了金龙寨7号地块10平方米高山稻田,以实际行动支持帮扶集团的振兴乡村项目。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有虫鸣。”“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渝峰告诉我,每个地块都配上了一句古诗,山间的诗意通过手机抵达每位网友的眼前。

  最古老的村寨,最悠久的贡米,最新潮的互联网,就这样实现了“联姻”。驻乡工作队员的惠农之心和拳拳之心,也都在其间了。

  当乡间的每一粒高山稻谷,通过手割肩挑最原始的方式颗粒归仓,然后通过快递抵达城市,摆上最爱自然与生态的现代人餐桌。该是对这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最为诗意的善待。

  金龙寨村是栗子乡六个村之一,下辖四个村民小组,有居民1200余人。他们除了种植高山水稻,还种植楠竹、黄栀子、柑橘、蓝莓等经济作物,种植花卉、紫薇等苗木,种植白芨、金荞麦、丹参等药材。靠山吃山,勤劳致富,是栗子乡人恒久不变的主题。

  在去金龙寨的路上,推土机正在修路,在驻车等候的间隙,余光瞥见山坡上一片白花。起初,我以为是韭菜花,走近了,用手机识别软件一看,方知是荞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然生长的荞麦。于是,我又攀认了一门植物亲戚。

  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花田边忙活,一问方知都已过了古稀。一位弯下腰,用锄头挖着沙地里的红苕,已经装了半背篓;一位攀上高高的梯子,背着大大的布袋,去打高处的板栗。

  我与老人聊了几句,便俯身给荞麦拍照。远山含烟,近处繁花,心中喜悦。有田野的地方,就有耕耘。有耕耘的地方,就有收获。乡村的踏实感,是触手可及的。经年如一。

  金龙寨除了鼎鼎大名的高山大米,还有它的寨门。栗子乡,良田万亩,人口数千,物华天宝,三面临河,一面临崖,易守难攻,自古是丰衣足食之乡,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史载,南宋末年,为抵御外族,先民依山取石,修建隘口,至清初,建成四十八道寨门。据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门守护了山间安宁、山民幸福,也见证了风云过往、革命岁月。金龙寨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金龙寨村,正在全力发展乡村旅游。金龙寨已经修复,与众多人文景点一道,成为人类邂逅自然、重温历史的好去处。与它一起屹立在山间的,还有21道寨门。而其他寨门,则没于时光深处,无缘再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能去实地一探金龙寨的雄奇险峻,算是给未来留一个念想、一个期待。

  从金龙寨回到栗子乡场镇,去乡情馆一探。渝峰站在全乡沙盘前,如数家珍地介绍栗子乡的前世今生。栗子乡的乡情,简单说就三句话:川东名寨,历史沉淀出独特的寨情文化;生态基地,立体海拔形成的气候与光照成就了生态农业的美名;潜力厚土,高速公路、蓄能电站陆续开工,栗子将迎来史上最大的嬗变、蜕变、质变。

  时光辗转四个多月,渝峰瘦了,黑了,言语间带着方言,慢慢的变成了地道的栗子乡人。

  随他走进驻乡工作队的办公室,参观因假期而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一面墙壁上,是驻村的分布图。每位,都是一面旗帜,分别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检察院、市城管局、市总工会等18个市级单位,涵盖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人民团体等。其他墙壁上,或是乡域地图、县域地图,或是驻乡工作队的信息公示和工作职责。

  我的视线停留在一顶顶草帽上,久久定格。头顶草帽,脚沾泥巴,口说方言,在栗子乡这所全新的乡村振兴学校,驻乡队员们开始了人生新的学习和历练,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情怀挥洒在这片山水间、热土上。

  长驻山乡,振兴乡村,报效祖国,造福乡亲,用自己的战天斗地换来乡亲们的欢天喜地。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视线所及,是一场深刻的现场教学,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那一刻,我发自内心地,为驻乡工作队的每一位队员点赞,为栗子乡的美好未来送出祝愿!

  【免责声明】重庆长安网未标有“来源:重庆长安网”或“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司法保护让长江母亲靓丽永驻——万州区法院担起“上游责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滕继国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知人善任 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訚柏在上海调研时强调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着力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陈文清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 充分的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江北区持续擦亮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金字招牌”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江北区争当“五个先行示范” 造就人人向往的美丽幸福之城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构建基层智治新格局 助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渝中区加快打造“六个新高地” 做亮“重庆母城 品质半岛”名片

  张家界长出垃圾山 金沙江被弃渣污染——督察组通报7省市建筑垃圾处置乱象

  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场会部分发言撷要

  扎实开展法学研究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第十二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交流发言摘要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线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没有经过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渝峰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已经四个多月了。去丰都县栗子乡看看他工作的地方,实地了解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被列入我今年的出行计划。十一长假,正好一了心愿。

  驱车两个半小时,从重庆主城区抵达丰都县三建乡。短暂休整后,又驱车五十分钟,抵达了栗子乡场镇。然后,又从场镇驱车十余公里,驶过一处处随时有可能滑坡和落石的公路,抵达了金龙寨村。先不说其他,单是这里程和用时,就足见抵达的真诚。

  金龙寨梯田是栗子贡米的主产地之一。抵达的前夕,栗子乡刚刚举行了丰收节,而金龙寨的稻田,也已开始收割。梯田层层叠叠,与大家熟知的哈尼梯田相似,多是柳叶形、月牙形,从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延伸到海拔600多米的山脚。再往下,是陡峭的深渊。谷底,是一条河。

  连绵的青山,如一面面屏风,相对而立,构成金龙寨辽阔而雄壮的背景。山野之上,云烟缭绕,云白天青,树绿稻黄,像一幅油画。因此,这里被称为“最美梯田”,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去处。

  看到眼前的丰收场景,我立马就打开微信公众号上“我在栗子有块田”的链接,认领了金龙寨7号地块10平方米高山稻田,以实际行动支持帮扶集团的振兴乡村项目。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有虫鸣。”“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渝峰告诉我,每个地块都配上了一句古诗,山间的诗意通过手机抵达每位网友的眼前。

  最古老的村寨,最悠久的贡米,最新潮的互联网,就这样实现了“联姻”。驻乡工作队员的惠农之心和拳拳之心,也都在其间了。

  当乡间的每一粒高山稻谷,通过手割肩挑最原始的方式颗粒归仓,然后通过快递抵达城市,摆上最爱自然与生态的现代人餐桌。该是对这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最为诗意的善待。

  金龙寨村是栗子乡六个村之一,下辖四个村民小组,有居民1200余人。他们除了种植高山水稻,还种植楠竹、黄栀子、柑橘、蓝莓等经济作物,种植花卉、紫薇等苗木,种植白芨、金荞麦、丹参等药材。靠山吃山,勤劳致富,是栗子乡人恒久不变的主题。

  在去金龙寨的路上,推土机正在修路,在驻车等候的间隙,余光瞥见山坡上一片白花。起初,我以为是韭菜花,走近了,用手机识别软件一看,方知是荞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然生长的荞麦。于是,我又攀认了一门植物亲戚。

  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花田边忙活,一问方知都已过了古稀。一位弯下腰,用锄头挖着沙地里的红苕,已经装了半背篓;一位攀上高高的梯子,背着大大的布袋,去打高处的板栗。

  我与老人聊了几句,便俯身给荞麦拍照。远山含烟,近处繁花,心中喜悦。有田野的地方,就有耕耘。有耕耘的地方,就有收获。乡村的踏实感,是触手可及的。经年如一。

  金龙寨除了鼎鼎大名的高山大米,还有它的寨门。栗子乡,良田万亩,人口数千,物华天宝,三面临河,一面临崖,易守难攻,自古是丰衣足食之乡,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史载,南宋末年,为抵御外族,先民依山取石,修建隘口,至清初,建成四十八道寨门。据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门守护了山间安宁、山民幸福,也见证了风云过往、革命岁月。金龙寨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金龙寨村,正在全力发展乡村旅游。金龙寨已经修复,与众多人文景点一道,成为人类邂逅自然、重温历史的好去处。与它一起屹立在山间的,还有21道寨门。而其他寨门,则没于时光深处,无缘再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能去实地一探金龙寨的雄奇险峻,算是给未来留一个念想、一个期待。

  从金龙寨回到栗子乡场镇,去乡情馆一探。渝峰站在全乡沙盘前,如数家珍地介绍栗子乡的前世今生。栗子乡的乡情,简单说就三句话:川东名寨,历史沉淀出独特的寨情文化;生态基地,立体海拔形成的气候与光照成就了生态农业的美名;潜力厚土,高速公路、蓄能电站陆续开工,栗子将迎来史上最大的嬗变、蜕变、质变。

  时光辗转四个多月,渝峰瘦了,黑了,言语间带着方言,慢慢的变成了地道的栗子乡人。

  随他走进驻乡工作队的办公室,参观因假期而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一面墙壁上,是驻村的分布图。每位,都是一面旗帜,分别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检察院、市城管局、市总工会等18个市级单位,涵盖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人民团体等。其他墙壁上,或是乡域地图、县域地图,或是驻乡工作队的信息公示和工作职责。

  我的视线停留在一顶顶草帽上,久久定格。头顶草帽,脚沾泥巴,口说方言,在栗子乡这所全新的乡村振兴学校,驻乡队员们开始了人生新的学习和历练,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情怀挥洒在这片山水间、热土上。

  长驻山乡,振兴乡村,报效祖国,造福乡亲,用自己的战天斗地换来乡亲们的欢天喜地。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视线所及,是一场深刻的现场教学,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那一刻,我发自内心地,为驻乡工作队的每一位队员点赞,为栗子乡的美好未来送出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