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森林碳库唤醒绿色宝藏_工程案例_hth下载/华体会HTH官方

丰盈森林碳库唤醒绿色宝藏

2024-12-08 工程案例

  群山巍峨秀美,丛林沟深境幽。走进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漫山尽染,层林挺拔,广袤山林宛若一把色彩斑斓的巨伞撑开在天地之间。清原满族自治县森林面积27.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3%,是辽东地区的“绿色屏障”“四河之源”“矿藏宝库”和“天然药园”。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发挥好森林“宝库”作用,既是森林保护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践行“两山”理念、探索森林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在辽东大地上徐徐铺展……

  山涧流水潺潺,林中鸟鸣幽幽。在辽东山区长白山余脉龙岗山北麓,蜿蜒的盘山小路通向丛林深处,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清原森林站”)的小楼深藏其中。一批批科研人员驻守深山,记录着森林的呼吸与脉动。

  “清原森林是辽东山区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重要生态屏障区。在这里,蒙古栎、胡桃楸、水曲柳、红松等千余种植被茁壮生长,狗獾、马鹿、东北兔、狍子等野生动物穿梭林间……”提起这些,胡艳洋如数家珍 。

  “像这样的传感器,这座塔上约有70个。它们负责采集太阳辐射、风速、湿度等数据,让我们实时了解森林环境和气象要素。”指着外形酷似风车的传感器,胡艳洋介绍。

  在临近的山坳里,还有两座塔与这座次生林观测塔遥遥相望,共同构成了碳水通量监测平台——科尔塔群。胡艳洋和记者说,“通过科尔塔群,我们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高质量地获取森林ECO的全息三维结构与动态、通量监测数据,精准有效地核算区域森林碳汇。”

  森林是陆地ECO中最大的碳库,在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方面起关键作用 。作为东北典型的温带森林ECO,清原森林的固碳能力十分可观,不仅碳汇潜力大,还具有技术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优点。根据科研人员测算,科尔塔群监测的三北工程建设项目区内,现有森林每年每公顷固碳量接近两吨。

  除了是辽东地区的巨大碳库,清原森林还是辽东地区的重要水库。其区域内的长沙河流域是沈阳、抚顺两市的母亲河——浑河的西源头,也是大伙房水库上游水源安全保障的源头区。因此,研究怎么样保护清原森林的水生态,对于维护水安全、保障水源供给至关重要。

  监测水位、流速、坡面径流、土壤含水量……在次生林ECO水文观测平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研究次生林ECO水文情势和过程,探索森林水循环过程与生物因子的关系、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形成机制等,为保障区域生态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天刚蒙蒙亮,53岁的护林员顾启明就背上锃亮的镰刀和一天的口粮,前往清原满族自治县北岭工区的大山深处,开始巡山护林工作。

  查看树木的生长状况,留意是不是有病虫害的迹象,排查火灾隐患,防止盗伐盗采……一天下来,顾启明要走上20多公里山路。

  守望一座山,护住一片林,用尽一辈子都怕做不够。在大苏河乡小苏河村,老护林员姜连波是当地有名的森林“守护神”。

  “退休了他也闲不住,遇到砍柴的村民,总要上前扒一扒,看看有没有绿枝。”“要是让他逮到有人砍伐绿枝,当天就得到那户人家做宣传教育工作去。”聊起姜连波,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护林是场‘持久战’,这片山林是家乡的宝贵财富,守护好它,就是守护好子孙后代的未来。”姜连波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今天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山还是那片山,林却丰盈得换了新颜。2020年至2023年,清原县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2.43万亩,退化林修复5.51万亩,森林抚育21.05万亩。2024年,经县域各乡镇、林场初步统计,清原已完成荒山荒地造林0.2万亩,退化林修复0.4万亩,森林抚育7.6万亩。

  随着森林生态的不断改善,清原的野生动物种群日益繁荣,县域内频繁出现狍子、野猪、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的踪迹。2019年到2021年,在大伙房国家级湿地公园内,研究人员观测到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等国家级珍稀物种,并发现国家濒危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在这里栖息和繁殖。

  “自2021年起,我们连续开展代号为‘清风行动’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织起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保护网。”抚顺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专项调查、2024年春季及秋冬季候鸟等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老秃顶子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项目……今年以来,抚顺市各级林草部门积极做好这些珍贵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截至目前,抚顺市共救助野生动物11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只。

  初冬时节,清原满族自治县长沙村的西洋参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抓抢农时,在林地间播种西洋参。长沙村森林资源丰富且独特,保存有辽宁省唯一一片原始次生林,现存原始林核心区达30公顷,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

  20世纪80年代,抚顺市开始研究野生道地中药材人工驯化、归圃种植技术,积累了人参、龙胆草、辽五味子、辽细辛等中药材的人工种植经验。2016年,长沙村创建红河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力引导村民种植无生态损害的平地有机西洋参。

  “现在,合作社可培育的药材品种有10多种,年加工中药材可达100吨。全村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1500万元,入股社员平均每人年收入5万元。”长沙村自然专勤自保主任李春江算了笔账。

  目前,抚顺市共有583家中药材相关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5万多名药农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林下和耕地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119万亩,产量5万吨。其中,清原满族自治县产出的龙胆草,年产量约占全国市场占有率的82%,被评为“北药道地中药材全国第一县”。

  山上能种树,山下能种药,山间还能旅游。广袤的森林覆盖区域、特色的满族民俗风情、传奇的抗联红色文化、厚重的传统工业发展史……丰富的资源禀赋,让抚顺把人与林之间的故事讲得越来越有味道。

  “爬山赏叶的好时节才过,冰雪游乐的黄金季就要来了。”每到冬季,玉龙溪大峡谷景区被银装素裹的巍巍群山装点得别有一番气象,蜿蜒百米的林间雪道在冰雪帷幕后若隐若现,晶莹剔透的雾凇挂满林间枝头。林海雪原中,一条条由雪圈组成的“长蛇”乘势而下,一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冰天雪地间,让寂静的雪林旷野在生命的律动中苏醒过来。

  彩虹滑道、丛林穿越、天然冰瀑观赏……“这里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山顶戏雪场,我们开发了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戏水、秋季爬山赏枫、冬季冰雪游乐的全时空旅游格局。”走在山间小道上,景区负责人宋开文说得底气十足。缤纷多彩的冰雪旅游项目,不仅让游客体验到自然乐趣,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不砍树,也能富。“辽宁屋脊”岗山、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和睦国家森林公园、猴石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抚顺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县域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截至9月,清原满族自治县2024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261.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6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3亿元,同比增长254%。

  从伐木到育林,从搞种植到搞旅游,抚顺林区逐步的提升林业空间利用效率,延长生态产业链条,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

  如今,依托山林好生态,抚顺的清洁能源、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绿水青山慢慢的变成了富民强县的“绿色宝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