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都有!金华这类深厚“家底”将被更好保护!_HTH官方下载_hth下载/华体会HTH官方

八婺都有!金华这类深厚“家底”将被更好保护!

2024-04-06 HTH官方下载

  2007年3月18日,金华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因原有规划于2020年到期,市建设局牵头开展《金华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修编工作。规划于2022年11月28日经省政府正式批复,成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之后浙江省第一个批准实施的国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金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秉持“保子城,保罗城,控风貌,继文脉,展格局”的总体保护工作方针,以实现八婺文化复兴的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为总目标。着力打造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的展示高地;奋力创建包容并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浙江之心”;全力建设和美信义、全域复兴的八婺名城。

  规划研究范围为金华市域,包括二区(金东、婺城)、四市(兰溪、东阳、义乌、永康)、三县(武义、浦江、磐安),总面积约10942平方公里。

  市域层面,着重关注全域保护体系的构建,基于金华名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建立全域全要素的保护框架,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市区层面,着重关注金华古城的价值及传统格局研究,明确保护结构及核心文化资源集聚区域的保护和管控要求,与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历史城区层面,着重关注传统格局、建筑高度及风貌控制、用地导控要求、总体发展引导等,明确刚性和引导性的管控要求,落实到历史城区详细规划。

  一核八心:以金华历史城区为保护核心,以市域范围八个县市(金华、义乌、东阳、兰溪、永康、浦江、武义、磐安)为八个保护中心。

  五片:为区域文化资源集中的古村落集聚片区,大多分布在在水网古道网两侧。包括婺城—兰溪古村落集聚片区、金东—义西南古村落集聚片区、浦江古村落集聚片区、东阳古村落集聚片区和武义南部古村落集聚片区。

  水陆双网:联系一核八心五片的婺江水网体系及古道网体系。水网体系保护最重要的包含东阳江、金华江、兰江、武义江、衢江、浦阳江、文溪和南江八大水系及其两岸区域,古道网体系保护最重要的包含金华/义乌-浦江古道、兰溪古道、金华-武义古道和永康-磐安古道四条重要古道线路。

  (2)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双龙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大佛寺-九峰山风景区),保护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

  (3)严格保护已公布的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1个(曹宅镇),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2个(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金东区傅村镇山下头村),中国传统村落16个(寺平村、山下头村同时为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省级传统村落5个,市级传统村落17个。

  推荐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1个,畈田蒋村。推荐市级传统村落6个,包括雅畈镇罗芳桥村、源东乡东叶村、汤溪镇胡碓村、罗埠镇征岩头村、汤溪镇派溪李村、洋埠镇一乐堂村。后续新增公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按本计划要求进行保护。

  (4)严格保护市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文物保护点207处。历史建筑218处。

  推荐文物保护单位、建议提升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24处。推荐历史建筑11处。后续新增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按本规划要求做保护。

  (5)保护市区范围内遗存的重要近现代教育遗产,形成完整的教育遗产体系,初步推荐金华市机关幼儿园、环城小学、金华五中、金华一中、浙江师范大学5处,后续根据教育遗产价值作进一步更新与明确。

  形成以“双溪古城聚核心,水陆双道通八婺,两翼村镇忆乡愁,南北山水显文脉”的总体保护结构。

  以金华历史城区及周边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作为保护核心。分为中心城区文化资源集聚区域、汤溪文化资源集聚区域、金东文化资源集聚区域、南山文化资源集聚区域和北山文化资源集聚区域五个文化资源集聚区域。金华江-东阳江-武义江文化生态廊道及厚大溪保护轴、白沙溪保护轴、金华-浦江古道保护轴串联起各个文化资源集聚区域。

  两翼为传统村落聚集区,分别是汤溪文化资源集聚区域、金东文化资源集聚区域。建议在文化资源集聚区域范围内,分别沿厚大溪和东阳江划定传统村落群保护区,整体保护沿河传统村落群。

  南山文化资源集聚区域、北山文化资源集聚区域为山水文化资源集聚区域。严格保护市区赖以生存的整体自然山水环境,适当发展生态旅游。

  历史城区规划范围:以金华明清罗城为主体,包括金华罗城城垣范围及古城所依托的周边重要山水环境。北至人民东路北侧路缘石线;东至通园溪东岸线、旌孝街一带,南至武义江南岸,囊括双溪汇流段风貌;西至通济桥、八一北街。总面积约284.7公顷。

  历史城区环境协调区范围:西至老火车站片区,南至宾虹路(包括五百滩、法隆寺经幢)、多湖大道、桃花路,东至复兴街,北至青春路,总面积约300.4公顷。

  (2)保护“双溪”,包括东阳江、武义江自然走向和生态岸线形态,及五百滩、燕尾洲为代表的滩涂景观、次生湿地、林被等重要地貌环境要素,延续“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历史韵味。

  (3)保护桥梁、驳岸、码头和其他水工设施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滨江开放空间,优化滨水界面景观风貌,通过高度和视廊控制,保持良性互动的城水关系。

  子城范围:东市街以西,八咏路以北,酒坊巷以东,将军路以南。东西长约320米,南北长约350米,占地约10.2公顷。

  罗城范围:东至东市尚品小区、清风公园沿线,南至飘萍路、御江帝景沿线,西至新华街,北至人民东路,占地约128.0公顷。

  保护金华历史城区依托丘陵地貌呈现的不规则龟纹状街巷格局。筛选历史空间特征明显、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巷,分三类进行保护,总计35条/段。

  (1)一类历史街巷: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内总体风貌保持完好,整体格局、尺度没发生大变化的历史街巷,计11条/段。

  (2)二类历史街巷:历史城区中,总体历史风貌保持较好,且尺度与空间绝大多数都是历史存续的街巷,计7条/段。

  (3)三类历史街巷:历史城区中,具有一定历史风貌,保留原有的格局走向,古城街巷格局中具有较为主体地位的较大尺度街巷与城市道路,计17条/段。

  金华市域共有9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金华市区有古子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雅畈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2处,本次规划推荐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1处,为二仙桥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其他6处分别为兰溪的天福山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城隍庙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桃花坞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浦江的民主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解放西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东阳的傅家巷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其中天福山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为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古子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雅畈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民主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解放西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为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

  本规划涉及的历史风貌区是指空间格局、景观形态、建筑样式等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地方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特点,具有一定规模和历史保护价值的历史地段,是金华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级历史风貌区2处,为金华府城隍庙历史风貌区、天宁寺历史风貌区,应按照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要求保护,下一步积极申报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二级历史风貌区4处,为老火车站历史风貌区、府上街历史风貌区、旌孝街历史风貌区和斗鸡巷历史风貌区。后续新增公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按本规划要求做保护。

  严格保护金华市域范围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7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1处。金华市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

  严格保护金华市域范围已公布的文物保护点1142处,其中金华市区文物保护点207处。

  本次规划推荐文物保护单位20处。建议4处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保护等级。后续新增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按本规划要求做保护。

  保护金华市域内已公布的1779处历史建筑(截至2020年8月),其中金华市区公布218处历史建筑。

  历史城区推荐增加11处历史建筑。大多分布在在金华府城隍庙历史风貌区、斗鸡巷传统风貌区和旌孝街传统风貌区。后续新增公布的历史建筑按本规划要求做保护。

  保护对象:新增历史风貌建筑8处,分别为旌孝街营房保18-20号,红军巷85号、金华胜利小学附属幼儿园建筑、部队礼堂、老红军医院住院主楼、军分区民兵装备修理所旧址建筑群、天柱巷30号建筑、天柱巷34号建筑。

  应保护古井、桥梁、驳岸、码头、路面铺砌、树木等环境要素。其中已登记为古树名木的,应严格遵照园林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保护。

  保护金华市域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3项。金华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17项、市级52项。

  保护金华市域范围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6人,省级13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80人。

  保护金华市域范围内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保护基地17个,省级教学传承基地14个,省级非遗景区16个,市级非遗保护基地97个,市级非遗景区37个。

  保护其他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金华市“传统老字号”两批共计47项;历史城区内20条历史街道名称、5条近现代街道名称;金华市历代名人,包括从《后汉书》到《清史稿》所记载的古代人物134人,以及《金华市历代名人》中的163人(两者存在重叠)。

  金华山清水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通过对市区文化遗产的资源特征及价值梳理,围绕山水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5个主题,对金华市区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阐释。

  展示利用线)书院文化展示线路:以书院为代表的教育遗产资源为主,串联沿途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公园绿地。

  (2)名人文化展示线路:串联宋濂故居、艾青故居、施光南故居等名人故居,基于名人效应,推动金华婺学文化及诗路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3)抗战文化展示线路: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沦陷后金华成为浙江省军事、政治、文化中心。中国组织从上海、武汉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到金华创办报刊,宣传抗日救亡。抗日战争初期基督教传教士还组织国际救济会。抗战文化展示内容大多集中于古子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

  (4)传统手工艺文化展示线路:根据不一样的传统手工艺,细分为婺州窑展示线路及其他传统手工艺展示线路。

  此外,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地方立法研究和制定,明确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具体负责机构及其管理责任,对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要提出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为保护工作依法行政提供保证。

  《金华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2022年已开展立法工作,《金华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计划列入市人大2023年政府规章项目。后续将陆续开展《金华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金华市历史建筑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法规的研究和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