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生活富裕集锦】 时代洪流_行业资讯_hth下载/华体会HTH官方

【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生活富裕集锦】 时代洪流

2024-09-07 行业资讯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细沙,永远奔腾不息,无所休止。当我们滚滚向前,在时代的波涛大浪中铸就自己、不断创造个人历史与价值的同时,我们聚合成力,也助推着洪流的奔涌之势,成就着人类社会的历史与价值。乡村大地,汇集着无数人的奋斗与梦想,他们正用双手,更用智慧,在改变着我们眼前的一切。创业艰辛,奋斗以成,脱贫攻坚战硕果累累,乡村振兴新征程步伐更加激越铿锵。

  春日,蒙朋友之荐,我寻访了一位盆景园艺大师(高级园艺师)。大师名曰郭良学,60后,家住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三组,先锋村盆景制作致富带头人。

  是日上午,我按导航,提前到达。在一院门处下了车,但见贴着红色瓷砖的门边,挂着好几块匾。细看,左边长条形木匾上写着“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盆景协会”;右边并列着几块长方形铜制板,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成都温江支行与成都市锦之春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合作示范点”“成都市成人教育示范基地”“成都市民游学体验中心”“中国农业公园先锋盆景主题园”

  此地使命不凡,应是村组会没错了。站在门口,往里望,四合院,七八间房。正面廊檐下挂着一溜红灯笼,靠墙摆着一排木椅。四顾无人,清风雅静。却见几只巧燕,在屋檐处忙碌,上下翻飞,好不快活。

  收回眼,见右边贴着黄色瓷砖的外墙上,有一巨幅展板,是村组简介。通过简介了解到,先锋三组盆景园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从最初的10几亩发展到现在的220亩,年销售额达2800万元

  不简单啊!我心下叹道。这乡村经济发展成绩斐然,能带领大家走上富裕道路之人,定是有不凡的眼界吧。

  看了下表,离约定时间还有20分钟,心下担心大师另有事忙,万一不能准时,我也好趁机转悠来时的村组道路上没看到预想中的盆景,正好去一探究竟。

  打了电话,大师说马上就到。说话间,一扭头看见一辆黑色豪华面包车驶过,停在村组委隔壁一幢时髦的别墅前。不会这么快吧,我跟过去看。来者下车,果然不是(刚在展板上看到过接受媒体采访的郭良学照片)。

  当下赞慕起眼前这气派的别墅,应该有好几十间房吧一望眼,又瞧见后面不远的另一栋,虽被眼前的挡住了一大半,但现出的蓝色精致门廊,仿佛更加漂亮。

  此时一个白衣女子,不知从啥地方出来,落入我的视野。其戴眼镜,相貌白皙斯文,她穿过马路,进了对面的园子。园子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里面该有盆景吧?

  正想着,又一辆黑色奔驰越野车驶过,在不远处路边停下。这次下来的是郭良学本人,个头不高,壮黑敦实,和照片上的一样。

  他反应很快,大概是猜到我见他开车的缘故,接着说:“我刚到附近办了点事。”

  他把我带到村组会办公室,房间不大,中间一张大大的四方桌,仿佛已将屋子填满。桌边围着4条长凳。门边是一大橱柜,装着饮料、茶具等。除此,别无过多家具。

  我们相对坐下。刚才那白衣女子进来,拿了两瓶矿泉水,郭良学双手接过,递我一瓶。我们看着白衣女子跨出房门,郭良学转头对我说:

  “这女子以前在城里打工,做酒水生意,父母身体不大好,家里经济不宽裕,我之前常常资助她。”

  “哦”我应道,“我刚刚还看见过她,挺清秀的,也挺有文化的样子。”

  郭良学接着道:“近些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发展非常迅速,也急需年轻人,在我的鼓励下,她回来了。一边帮助管理村组会,一边也种盆景,她家现在的条件好多了。”

  “如今国家给乡村发展创作了这么多好条件,立项绿色通道、税收补贴优惠、银行贷款倾斜等等,年轻人大有发展空间。现在回村的年轻人也慢慢变得多了。”

  我应和道:“那当然,回家乡多好!现在乡村环境宜人,而且还可陪伴在家人身边。”

  郭良学道:“是的。我们村近些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去年收入上百万的有好十几户,最多的一户达到300多万元。”

  听到这后一句,我心下闪过:是不是隔壁别墅那家呀?还是言归正传。我继续问:“您这盆景手艺是谁教的呢?”

  郭良学不以为然:“跟我父亲学的。我们这一带农户,基本都做盆景,能够说是世代相传。大家一直以盆景为生,有着种花植草、蟠扎盆景的习惯。即便是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那会儿人们对盆景花卉的需求不多,但村里人还一直维持着这门手艺。”

  “有点紧张,每顿饭要限量哦。到了76年,大家生活就明显有了好转。成都一些机关单位和工厂对盆景需求量也突然猛增,村长就鼓励大家用各家分得的自留地,尽量多种盆景植物,抓住机遇,多挣钱。”

  “看来你们村长是个关爱大家、且有远见的人呐那么你们都制作的是怎样的盆景呢?”我说。

  “我们做的基本是大型川派盆景。川派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树桩盆景一般都会采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这类植物,古朴严谨,虬曲多姿;山水盆景则以砂片石、锺乳石、云母石、龟纹石一类为材料,主要体现巴山蜀水高、悬、陡、深,气势雄伟的自然风貌。”

  “那是1980年后了,我家生活逐步好了起来。82年土地下放到户,家里承包了5亩地,用了1亩4分地种盆植,剩下的土地种粮食。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加我,我们一家五口齐上阵,每天起早贪黑,却是干劲十足。那年我们粮食亩产陡增,饭可以随便吃了。家人不仅吃饱了饭,有了余粮,卖花卉盆景挣的钱,还有了存款。”

  “是呀,改革开发后,全国城乡都发展迅速,我们也有明显的感觉,吃的、穿的、用的,各类生活物资都丰富了起来。”我感叹道。

  郭良学继续道:“83年秋,我家联合了6户人,共花了2800元,买了一台旧的手扶拖拉机,几家人一起干。拖拉机既可以耕地,还可以运送盆景,大幅度的提升了劳动效率。”

  “84、85年,我们扩大了种植,一半多的土地用来种植桂花。我父亲喜欢琢磨盆景植物的种植方法,我家在70年代就懂桂花的嫁接技术了。”

  “就是用女贞老桩嫁接桂花。因为女贞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一株老桩可同时靠接4个品种的桂花,如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通常3、4月份嫁接,当年8、9月就可剪离,它的成活率相当高。”

  “我家在长期盆景制作中,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技巧,现在川农大还常邀我去讲课呢”

  郭良学谦逊地笑笑,继而讲述道:“记得86年那年,我家桂花出苗,一棵5元,一下卖了3万多元,当时在乡里引起了轰动,连乡信用社也跑来我家搞合作。呵呵”

  “88年,我和父亲听别人介绍,开始跑成都青石桥花鸟市场,摆摊卖盆景。我们每天凌晨2点就起床,因为骑自行车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青石桥。虽然辛苦,但我们认识了全国很多地方来的商人,拓展了市场,生意又有了一次飞跃。89年,我家修了一栋小洋楼,才花了25000元。”

  郭良学嘿嘿一笑:“这倒是,那时是很大的数目了,不能简单由数字来衡量。那时米价还不到2毛1斤,肉价也在1元左右。而万元户一词已成为历史,现在我们村里百万元户都不稀奇,更别说全国范围了,要上亿元才算富呢。”

  “是的。”郭良学回答:“自从我家种桂花挣了钱,本村和周边乡里,家家户户都来学着种,我们也尽力教大家。那会儿,不仅是我们村组,温江周边盆景经济都发生了好转。但到了95、96年,我们村的桂花就卖不出去了,市场饱和了,大家愁得没办法,当时有20多户人家甚至把桂花树砍了当柴烧,又回归到种粮的时代我家也艰难地维系着,但始终没放弃。”

  “99年,盆景经济出现好转,我家买了第一台小汽车奥拓,那会儿就连城里人买车的也少。”

  我说:“是呀,那会儿我还在部队,买车这种事想都不敢想。不过2000年后,没几年周围陆陆续续很多朋友都买了私家车,我家也买了。中国经济发展挺快的。”

  “2013年我和村干部们牵头(我在2009年被大家推选为三组组长),组织先锋村成立了盆景种植合作社,大家抱团经营,在种植研究、技术交流、市场对接等方面高度合作。村里盆景种植规模空前。就我们三组来说,盆景基地已达200余亩,在地资产约2亿元。”

  “建立合作社不仅提高了我们村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像1995-1999年那样,盲目单一地过度种植,导致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致使村民经济倒退的现象。”

  “当时我们全组79户,家家都有盆景园,家家都制作盆景。组里持有区级农业技术中级职称证的就达50多人之多,且有3人是高级职称证。村民们高度团结。每天晚上,大家都集聚在村组会交流分享创新经验、种植技术、蟠扎技巧,大家相互传授学习、取长补短,这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且每晚,平常人家吃晚饭时,正是盆景桩头要喝水要护理的时候,也是我们村里人一天里最忙碌热闹的时刻。大家相互吆喝着出门,到园中忙碌,细细浇灌、施肥打药、修枝蟠扎”

  我脑海里浮现出田园里,一群群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尽力让植物的每一条根须都吸足水分、每一根枝条都风姿绰约、每一片叶子都光耀闪亮。

  “大家都静下心来干事业,一门心思全扑在盆景的制作上。我们比的不是谁挣的钱多,而是谁更技高一筹。”

  “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温江举办。我和村干部们赶紧抓住这机遇,与温江区政府对接,成功将先锋村盆景推为此次重点参观项目之一。有了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媒体的积极宣传,我们盆景订单猛增,全国各地订单雪片般飞来。我们的盆景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倍受消费者珍爱。”

  “我们村能有如今的大发展,除了扎实的技艺、历史的机遇,还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分不开,良好的运作要有眼界和远见。我在2013年,认识了一个财税公司高管,他给了我不少的建议。”

  “是这样的”郭良学接过话道:“此公司名叫上上策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税问题的咨询服务供应商。他组织了我们这一带的销售大户成立了万春镇锦之春营销合作社,我们按照基地统规农资统供病虫统防品牌统建产品统销服务统揽的六统一模式经营,提升市场效益,并在财务规范、制度建设、项目选题、论证和资质申报等发面提供服务。”

  “我们还逐步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校地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培训实习基地,形成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种养的有机结合。”

  感觉时间不早了,我下意识看了下表,已近中午,正想提出去外面观赏盆景、拍个照,郭良学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去吃午饭吧。就在不远处农家乐。饭后我们再去转转,看看盆景、拍拍照。”

  我心下笑道:大概是被采访多了,这程序他都熟悉啊。那就客随主便吧。我答道:“好的,先吃饭。”当巧也饿了。

  走出村组会,从敞阔的村组路,拐入水泥硬化后平整的田埂。郭良学说:“这些路都是当初村组发展时修的。2009年,社员们都硬要推选我当社长(组长)。”

  “不过,你知道人多了,心难齐。我就对大家说,如果非要选我当社长,那我说怎么干,你们都愿意吗?结果全部社员都举手赞同,于是我便上任了这小小的连村官都算不上的社长。呵呵”郭良学憨憨一笑,接着说:“道理很简单,要想富,先修路。当时我提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路,目标是把路修到家家户户。那时家家都很支持,让路的让路(让出自家的部分土地),投劳的投劳。”

  “可就有那么一家,死活不肯让地,想要赔偿,于是修路被耽搁下来。本是打算从他家和相邻那户人家之间,把路修过去,说好一家让一半的地。没办法,还是对面那户人家风格高,多让出一半的地,才把路修了过去。”

  “当时我去协调的温江区政府。政府了解到我们村发展盆景项目前景好,村民积极性高,很是支持,出资了300万元,村里人又自筹了部分资金”

  说话间,我们已走上一条沿河而建的小道,道路铺就着彩色地面,是绿道。河畔竹影扶疏,春光中透着幽幽绿意,行进于此,甚是宜人。

  郭良学说:“我们村头这条江安河边,自从修了绿道,来休闲的人一下多了起来,沿河开了不少农家乐,也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购买盆景的人。”

  “不过,我们村制作的大型盆景居多,价格贵,普通人正常情况下不会买。如今人们对小微盆景的需求逐日增加,为适应市场形式,满足更多的花钱的那群人,我们准备朝小微盆景制作方向发展,把盆景作品推向城乡家家户户。”

  我心为之一动,似乎已看到了他们的愿景,实现在千家万户的书桌与几案之上。

  我们就餐的那户农家,菜品不错。我以前只知万春镇的卤肉出名,却不知这油泼豆腐鱼、椒麻烟熏鸭也这么好吃。厨艺这种事,大抵是相互影响的吧,如同他们盆景园艺一样,一衣带水,一脉相承。

  正吃饭间,来了一朋友,郭良学立马唤店员添菜。来人闻声,赶紧道:“只加盘素菜啊”细看来者,清瘦俊朗,眼神灼然。

  郭良学介绍,这位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朋友,财税公司(上上策公司)高管陈宏。

  陈宏是个热情且健谈之人,一边吃着饭,一边介绍起自己的公司情况。我了解到,他们公司业务以“农”为主,目前为温江区50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服务,如郭良学他们的锦之春,还有内开志农机、宏德蜂业、盛彩花卉等,负责为其提供代理记账、项目申报、审计验收,以及运营管理等服务。具体事务涉及到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签署框架合同;协助合作社孵化升级,由区一级升级成为市、省,乃至国家级的示范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种植、种苗、辅料、成品采收、包装、销售、储藏、加工等技术,以及推广转化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同时,他们还帮助社区成立“爱心基金”,关爱社员;协助社区内残疾人、花农就近就业甚至在2019-2020年,受贵州茅台镇特邀,他们成功帮助贵州一贫困村脱贫。

  我越听越觉得,这财税公司,怎的像个高级农业管家呢,助推乡村建设的服务内容一应俱全!当真乡村发展需要这样的专业公司来运营服务、协调管理呢。

  在这次采访中,虽然郭良学几次谦虚提及自己的文凭不高,但我始终觉得人最重要的还是学校之外的不断学习与探索。毕竟,就算一个人习得博士学位,也不能管他往后余生。知识浩瀚无涯,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始终在路上,而终身学习,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文凭。

  郭良学言语朴实,并未过多描述自己的创业艰辛。我几次想把话引到他奋斗故事上,而他几次又重把话题带回到时代的变迁中。令我看到,时代在发展,人也在发展,美好的时代,成就了一代美好的人。

  坐在回城的车上,我不禁哑然失笑,专程来做与盆景有关的采访,却未有缘看到一个盆景,但心里也不觉遗憾。郭良学的致富成长经历,及其促进先锋村共同富裕的发展历史,那不就是我们中华大地乡村振兴的一个微缩盆景吗?这盆景像结满硕果的金弹子,富美又精致。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在无数的乡间田园里,亿万人民正倾尽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不断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乡村富美新盆景。(罗薇)

  罗薇,汉族,贵州安顺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扶贫》《四川日报》《晚霞》《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四川扶贫》等报刊,以及国内各大网站上,发表过记叙文、散文、诗歌、新闻通讯、论文等数百篇文章,著有散文集《风随四季》、报告文学集《先行者》,其中多篇文章被编入《巴蜀史志》。

  穿越千年时光,共襄龙舟盛举——2024天府端午龙舟会暨第28届新津龙舟赛开幕

  保险,让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气丨国寿寿险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