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上) 刘啸_hth下载-湘东区滨河新区_hth下载/华体会HTH官方

极速(上) 刘啸

  地洞里阴暗潮湿,窒闷的空气让羽有些不舒服。他紧握住操纵杆,瞪大眼睛紧盯着前方的路面。车头的碘钨灯射出的光线并不强,没几步就被前方浓浓的黑暗吞没,使得他不得不放慢速度,谨慎前进。

  每隔大概一公里,地洞壁上便有盏昏暗得几乎看不见的路灯,像传说中的星星。

  身后已经完全听不见追击的警车声了。这也正常,各个卫星城的警力人员只负责本城一些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只要驱离危险分子即可,不会穷追不舍。不过这次羽在微城内似乎闹得有点大,不但超速驾驶,还违反了新执行的宵禁令,引得大批警力围追堵截。警方在各大通往其他卫星城的桁道路口全设置了监控路障,倘若不是羽仗着路况熟悉,抢先逃进了一条偏僻的小巷道,此刻他恐怕已经待在警局享受“您有权保持沉默”的待遇了。

  尽管先行一步,但羽仍旧没有顺利摆脱警方的追捕。当时有四辆紧追不舍的高速电动警车紧跟着羽冲进了小巷道,羽甚至都能从后视镜里看见后面警察的凶恶神情。不过小巷道里错综复杂的路况显然对警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拐弯时身后不断传来刮蹭路壁的撞击声,反光镜里刺眼的车灯光愈来愈远,十几个转弯后,终于听不见了。

  羽知道,警察放弃追击并不真的是因为畏惧危险的路况,而是因为电动警车的续航距离有限,即使充满电,也顶多只能跑不到一百公里,因此追击三四十公里后就只能返回。对于警方来讲,将羽驱离微城,也算完成了职责。

  想到电动车那点可怜的续航距离,羽不由满意地轻拍了一下驾驶台,权当是抚摸自己的座驾。这是他自己改装的超小型燃油动力单人滑翔跑车,不但续航距离超过电动车好几倍,而且爆发力强,加速性能优异,和羽本人一样在微城的地下飚车一族中小有名气。圈子里有几位羽的崇拜者,经常带着羡慕的口气在羽跑赢比赛后凑上来说:“羽哥,你太厉害了,再多跑个十几场,你的排名就能赶上你的偶像,宏城的扬哥了。”

  这是实情,燃油在白星上属于稀缺物资,虽然允许民用,但无论是官方流通渠道还是民营,价格都高得离谱,即使拿了微城地下比赛的大奖,奖金也换不来多少燃油,远不够平时练车用。再者,小小的微城太不自由,居然还搞宵禁,完全上不了台面。羽早就考虑去其他自由的城市发展,这次的离开也在计划之中,而且有警车大张旗鼓地送别,也算走得轰轰烈烈。

  羽苦笑了一下,轻踩油门提高了一点速度。巷道里的路面是轻微下行的坡道,两边突着坚硬而嶙峋的黑色岩石,类似于地球上的玄武岩,又像巨兽的肠子,延伸向无尽的地心。羽凭着记忆在多条岔路间绕行了近一小时,终于路面不再倾斜,转为平坦,随即又是很陡的上坡路。羽降到最低挡,吃力地爬行了二十多分钟,眼前又逐渐亮堂起来。小巷道在这里汇入了另一条宽敞而陌生的主桁道,汇入点的路牌上写着“宏城出口,三十公里”。

  看到路牌,羽的疲劳一扫而光,一踩油门,车顿时飞驰起来。桁道两侧闪闪的路灯一下连成了一道道亮线,向身旁两侧飞速后退。几乎没多久,羽就来到了宏城的出口。

  每个曾经在桁道里长时间驾驶的人在到达出口的时候总有一种长期的压抑被突然释放的感觉,羽也不例外。那些从前方黑暗中持续扑来的无穷无尽的黑色岩石一下子消失了,眼前展现出一座灯火辉煌的巨大城市,在广阔的乳白色穹顶下显得分外的绚丽灿烂。宏城的出口在城市边缘的高处,这里的路面宽阔平整,低矮的穹顶悬在头顶不到四十米的地方,像一个没有墙壁的大礼堂。路的前方是一个大广场,之后是极长的平缓下坡,在目力所能极处没入了林立的灰暗混凝土建筑群。

  羽心动了,狭小的微城里从来就没这样适合追求极速的优质路段,几乎一瞬间他就做出了决定。他向后倒一段距离,挂上挡,踩紧刹车,闭上眼睛,开始踩油门。发动机的轰轰声逐渐增大,他仔细地聆听着,像在等待一个最佳弹射起步点。终于,车身开始微微颤动,时机到了!羽猛然松开刹车,一股强大的力量击向他的后背,他的头也被紧紧压在头枕上,甚至眼球都有些凸出。与此同时,在与地面摩擦的刺耳噪音中,轮胎的每一寸都迸发出强大的抓地能力,它们向微微上翘的车体猛然施加推力,产生的爆发般的加速度让羽感到小腹持续一阵阵的麻痒。七秒钟后,羽的瞬间时速已达上百公里。车体驶出了平整的广场路段,正以极高的速度直冲出坡外,在空中短暂地滑出了一道微微的抛物线,随即又落在路面上继续飞驰。在最高挡位加速至近两百公里时速后,羽一按驾驶台上的一个按钮,车体两侧突然弹出一双滑翔翼,车身猛然一滞,竟平平腾空而起!高速滑行中,车身离下降的路面越来越远,充满兴奋感的羽看着眼前灯火辉煌的繁华城市迎面扑来,不由得想伸出双臂拥抱它:宏城啊,梦想中的自由天堂,我来了!……

  眼前突然由远及近出现了一张大网,羽来不及减速,惊恐地径直撞了上去,一瞬间羽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对死亡的恐惧。然而这大网却似乎有弹性,没让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尽管如此,巨大的减速阻力仍然使得安全带猛然抽紧,把羽紧紧拉在座位上,羽感觉全身像被绞索切割般疼痛,而颈椎更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使劲地向前拉伸。羽大张着嘴,舌头吐出,却无法呼吸,一瞬间似乎到了死亡的边缘。幸而车终于被大网拉停了,羽随着回弹的车体轰然坠下地面,飞行距离虽然不高,但也足够让羽摔得头晕目眩。羽昏迷过去之前,隔着大网恍惚看到有两个警察匆匆跑来。

  羽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宏城警局的附属医院中。他的颈椎拉伤了,给套上了个固定圈,再加上各处皮外伤处所扎的绷带,看上去像个重病犯人。

  住院期间,那两位警察来到羽病床前做笔录。其中一位帽子戴得有点歪,一坐下来便大呼小叫:“嗬,你胆子不小,多少年没人晚上出来了,你倒好,还敢飚车。——你肯定不是本地人!”

  羽有些胆怯,习惯性地点点头,却被脖子上的固定圈弄得一阵刺痛,顿时呲牙咧嘴。

  “旅游?”歪帽子警察盯着羽的眼睛,似乎想从他眼里挖出些什么。羽竭力保持平静,然而在歪帽子警察的目光下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略一低头,脖子又一阵刺痛。

  “无论目的如何,你都已经违反了宏城关于宵禁的治安管理条例,加上超速驾驶违反了交通管理安全条例,必须接受处罚。”

  “你也不关心一下要受什么处罚?”歪帽子警察带着诡秘的笑。不知怎的,羽总觉得这位警察有些幸灾乐祸。

  事故本身最简单,另一位警察又简要询问了几句后,笔录就结束了。一个星期后,基本康复的羽出了院,被押送进警局办手续,并在诸多卷宗上签字。羽头昏脑涨地签完,又看见那位歪帽子警察坐在办公桌后,正冲他眨巴眼睛。

  “有人替你交了保释金。”歪帽子警察朝外面努努嘴,“那个人就在外面,他要找你。——别以为你出去了就自由了,记得定期来报到,听见了没?……哎,走这么快干啥,什么人这是。”

  惊诧莫名的羽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谁会保释一个在宏城中举目无亲的交通肇事者,索性不再猜,直接走出警局大门四周张望。警局门口几乎没人,他看见街对面路边远远停着一辆小型的流线型双座跑车,白色底盘灯分外耀眼。车旁站着一个年轻男人,年纪比羽要略微大一些,正沉静地看向这边。羽一瞧他的脸,顿时一呆,立马加快脚步走过去,连脖子疼也不顾了。

  那年轻人一愣,似乎料想不到羽的举动会如此。羽见他没反应,又左右看了看,才明白过来,“是你保我出来的?”

  那位年轻人便是宏城赛车界里大名鼎鼎的扬,羽早已在坊间听说过他的事迹,崇拜备至。此刻一见真容,不由得激动起来。

  车缓缓开动了。似乎是为了照顾羽脖子上的伤势,扬并未加速,而是平稳地朝宏城外围开去。此时正是上午,高高的穹顶洒下很亮的高仿日光,看起来的确像个晴朗的天气,城外远远闪现出连绵起伏的山脉。羽眯起眼睛扭动身体四周张望,觉得十分新鲜。

  车头拐过一个弯,一个巨大的丘陵映入眼帘,这丘陵雄踞在宏城的尽头,侧看起来像平坦小腹上端耸起的乳峰。随着车辆前进,视角逐渐绕到了丘陵的前方,羽又发现这丘陵相当窄,山脊屹立,宛如薄薄的鱼背。宏城的主干道纵贯整个山脊顶端,这一道平地而起的超长引桥直通向尽头高处的桁道出口,出口处的广场正是山脊的最高点,广场之下的山脊被巧妙地雕刻成了一个硕大的巨人,一双巨手有力地托起头顶的路面。一瞬间羽竟然有些眼花,似乎那条路正是巨人甩起的长发,在劲风中猎猎飘扬。

  “双涡轮,四升八缸,顶多三秒。一个字:吃油。”羽简单评论了一下,又露出羡慕的神情,“要是我有钱……”

  “一点没幽默感。”羽嘀咕,又补充道,“上届环城大赛你开的应该就是这辆吧,拐弯时的表现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不过直道加速太强,还是没人赶得上你。”

  羽被这句话噎得翻了个白眼,正欲反驳,扬却又问道:“你的车,为啥不装安全气囊?”

  “要减重,为什么还装可伸缩滑翔翼?不但微城里没人像你这样做,整个白星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扬显然调查过羽,言语之间丝毫不让,“倘若不是你技术还算过关,微城里的那些不入流的比赛,你根本就赢不了。”

  羽脖子又痛了,要不是安全带缠着,他已经跳了起来,“我想飞,不行吗?地面上,你的路再好,车再好,时速三四百撑死了,对吧?我就是想更快点儿。飞机你听说过没?——没有?那飞鸟总知道吧?——也没?哎,你什么都不懂……”

  “那个……没有。”羽有些没底气了,但立即又硬起脖子,“我那是没钱。要是有钱,别说三百,五百、一千都行,地上不行就空中……”

  “我就想,不行吗?有个心理学家弗什么德说过,极速是男人的,听过没?”

  “极速是男人的……”扬重复了一遍,笑意更浓了,“跟真的似的。难怪,张队说你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张队?那个歪帽子警察?我一看见他就烦。——不对,你说真的似的,你啥意思?……”

  和微城一样,宏城也是一座建造在地底洞穴中的卫星城,只不过规模较大而已。自地球移民发现白星并定居的两千多年来,白星坚硬的地层底下也不知道究竟被挖了多少洞穴,造了多少卫星城。大小不一的城市之间有许多隧道相通,这些隧道就像一套复杂的桁架,把各大洞穴固定相连,因此这些隧道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桁道。一个城市的桁道数决定了其开放程度,一般多则十几条,少则一两条。据说还有建成后封闭桁道彻底和外界隔断的城市,不过谁也没见过。

  扬的实验基地在宏城的另外一个小小的桁道出口附近,是一片低矮的厂房,厂房门口有一块不大的露天试车场。扬带羽进入实验基地的大门时,试车场里正在进行动力实验。

  “天啊,你们实现了燃气轮机小型化?不会要用在新款赛车上吧?”羽两眼放光,“据说这东西的推力和效率可是牛极了,就是太花钱……”

  “这只是一个研究方向,和赛车无关。”扬缓慢地摇了摇头,打断了羽的话,“你看那设备的个头,如何能叫小型化?”

  “而且,压气装置需要外接动力。之前的燃烧效率太低,输出功率不够,无法为压气机提供足够的机械功。外接的一撤,它就停了。”

  “你们已经很厉害了。我最早听说它的时候它还是知识库里的影子,一件实物都没人造出来。”

  “这得拜托这几年机械加工与材料的发展,否则还是空中楼阁。这次我们又做了改进,应该快能实现独立工作了。——来,走这边。”

  扬带领羽走进了低矮厂房大门,门里是一排排隔间,分别挂着“备件”、“维修”、“保养”等牌子,一看就是扬赛车团队的办公区域。两人又从一个铁架楼梯下到地下室,经过长长的走廊来到空气动力研究区,羽站在一个小型风洞口,看着头上的巨大叶片啧啧称奇。两人又绕过燃气轮机研究区,最后在地下一层尽头的一间独立办公室里坐下了。

  “当然有!”羽犹自沉浸在震撼中,“想不到你除了开车之外还会搞研究,你哪来这么多钱?”

  “不是哭穷。”扬严肃地摆摆手,不苟言笑,“我的比赛收入与资产增值部分足够维持赛车团队运转,也有些盈余,但不够支持多项动力学研究,尤其是你期望的——极速、飞翔!”

  “参加比赛!”扬双手撑在桌子上,探过头来,“我提供你需要的改装设备与训练场地,介绍你参加各个城内城际比赛,奖金对半分成。”

  “第二件就是协助我的研究,也为了你自己的梦想。”扬露出凝重的神情,“我的研究团队一直在高速领域进行着各种前沿探索,但你也看到了,内燃机的动力已经接近了极限,燃气轮机又未达到实用层次,高速区的空气动力学参数更需要大量实验来校正。我……力不从心。”

  羽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位偶像有些无助,不由同情地问道:“那你何必如此?做一名普通的赛车手,也够了。这些尖端科技,不是常人可以胜任的。”

  “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梦想。”扬握紧拳头,像下定决心似的开了口,“地球移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严重退化,你看看这些地下城市,简直就是牢房!它们只有基本的生态圈,对环境依赖太高,可再生资源稀缺。倘若白星内部开始冷却,所有依赖于地热的生存环境将毁灭殆尽。人类再不思进取,文明迟早会灭亡!”

  两千多个地球年之前,地球移民船队抵达了白星所在的星系。这支满目疮痍的船队在宇宙中航行了近百万年,竟早已遗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以及要去往何处。这一丝微弱的文明之光淹没在浩瀚星海中,接近熄灭的边缘,流浪的游子们急于寻找一个坚实的家园,早日结束流浪的生活。因此当他们发现这颗包裹在浓厚星际尘埃中毫不起眼却勉强适宜居住的白星时,那种狂乱的惊喜也就能够理解了。事实上,除了有些乏味之外,这颗直径两千六百多公里的白星可以说是一颗非常完美的行星,它表面的球形极度理想,仿佛是不知名的高等文明所雕琢出来的一件简洁的艺术品。它的重力略小于资料记录中的古老家园——地球。它表面虽没有大气,内部却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层中有稀薄的气体,更不可思议的是水!于是登上白星的地球移民在地面上挖出竖井,开掘洞穴,依托蛛网般的暗河建立了一座又一座地下城。人类用地热资源发电、造光、碎石、植林,那些飞船中繁衍的适应能力极强的植物在漫长的时光里改造了地层中的大气,终于让人类在洞**重新开始了自由呼吸。因为流浪太久的缘故,地球移民对神赐予给他们的礼物白星异常珍惜,甚至产生了以白星本身为崇拜图腾的主流宗教。白星外围的星际尘埃拦截了宇宙射线,坚硬的地壳挡住了宇宙中的寒冷,这得天独厚的神的恩赐,给地底蛰伏着的人类营造了一个温暖的襁褓。移民的先辈们吟诵着赞美神的诗句一代代地繁衍,逐渐习惯了穴居生活、习惯了头顶上低矮的人造天空、习惯了在狭小的空间中安然度过一生。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在神赐的白星的庇佑下,人类能够千秋万代地生存下去,直至宇宙的尽头。

  “你我是同一种人。”扬语气坚定,几乎是立刻回答道,“我们都追求更高的速度,不顾一切。可是,高速不是简单的数字比例放大,它涉及的学科太多了。你既然听说过知识库,就必须要知道,科技断代以来,知识库里的东西能读懂的人慢慢地少。我害怕再过几百年、甚至几十年,我们就会彻底停止前进的脚步,变成被圈养在前人留下的光环中的废物。”

  羽想开几句玩笑轻松一下气氛,却开不了口。又思索了好一会,才问:“你们这儿一共有多少人?”

  “真正参与核心研究的不多,只有五六位。现在正是科技断代的低潮期,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其实科技没断,断的是人。”扬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来,安逸扼杀了人类的求知欲。我们不阅读、不追求、不研究,甚至不肯为传播和普及知识库尽一份力。地下城的生态圈稳定后,满足了生存需要的人类除了追求享乐,已无了其他动力。地球移民的科技,也已因此停滞了上千年,幸而这几年有些变化,否则我也遇不上你。”

  “对。赛车本质上也是享乐主义的延伸,相关科技的发展只是其副产品。不过话又说回来,享乐不享乐,动机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不会因此而前进。”

  羽收起笑,缓缓地点了点头,咧咧嘴,却说了一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下边地儿太小,往上吧,那儿不需要空气动力学。”

  羽仍旧开着那辆被扬一同“保释”回来并维修好的爱车,那毫无特色的普通流线造型,加上冷色调的无风格喷涂,使得羽在奔流的车队中显得一点都不起眼,远比不上此刻跑在首位的一辆大红色火焰涂装赛车。

  宏城的赛车行业并不像微城那样偷偷摸摸,而是已有限度地合法化,因此大型比赛能确保使用标准赛道,不用占据城里的交通主干道,这一切都让初次参加正式比赛的羽感到异常新鲜。选手入场时,羽一下就注意到了那辆高调的“火焰”,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最强的对手。比赛总共二十圈,前五圈内,“火焰”都没有挤进第一梯队,而在中游滞留。羽倒是一开始就抢在了最前面,然后不动声色地稍稍放慢一点速度,或者在转弯时做出略微笨拙的姿态,刻意让身后的选手一辆辆超车。轰鸣的噪音中,羽侧耳细听身旁对手在超车时引擎发出的声音,这些噪音中混杂着细微的声线,像一道道指纹,在羽耳中精确地诉说着引擎的性能。羽很快就超过了许多不入流的对手,但令他很好奇的“火焰”却只跟在他身后,既不超车,也不落后,刚好保持着一个让羽听不清楚的距离。羽知道遇上了有经验的对手,不禁有些焦急,于是一踩油门开始追赶前车,后面的“火焰”似乎有些意外,也开始加速追来。

  第十一圈时,越跑越快的羽进入了领头的第一梯队范围,随即玩了个小把戏,在一个弯道处故意稍稍偏离了赛车线,给后车让出了弯道顶点附近的空档。身后也在持续加速的“火焰”毫无迟滞地超过了羽,过了三圈后又超越了五位其他对手,暂时爬到了领先的位置。“火焰”挤至第一位的时候,看台上的观众一片欢呼,似乎它已经稳操胜券了。

  当时“火焰”从羽身边擦过时,羽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耳膜里的震颤告诉他,这辆车的动力太强劲了,丝毫不输于羽刚从扬那儿淘来的强动力引擎。那一刹那,羽几乎有些怀疑放任“火焰”超过自己的策略是不是正确,或许这一次让它超越,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赶上了。

  这些念头在电光火石间闪过,没有迟疑,羽也果断开始了加速追逐。他凭借在微城巷道里练出的腾挪技术,连续在几个弯道处超越了三辆车,爬入了第一梯队中游。倒数第六圈时,羽再次加速,在一段直道上凭借引擎强大的爆发力又追上了一位对手。此刻,看台上的观众才开始注意到羽这匹爆发的黑马,人们都有些发愣,随即马上有一大批人喝起彩来。倒数第四圈结束时,爆发的羽已经追到了“火焰”的尾部,其余车辆虽然不能说被远远抛在了身后,但已被拉开了相当一段距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冠军应该在“火焰”与羽之间角逐产生。观众们也几乎同时意识到了这一点,整个看台竟然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赛场内弥漫着引擎的呼啸,啸声中,观众们屏住了呼吸,等待最终追逐的来临。

  “火焰”毕竟还是老谋深算,连续几个急弯入口都将车道内侧堵得死死的,虽然稍慢,却不让羽有任何超车的机会,而对于较缓的弯道,羽又只有少数的把握从外侧突破,只能继续落后一头地全力追逐。进入倒数第二圈的直道时,羽几乎已和“火焰”齐头并进了,然而前方一个左侧急弯,“火焰”提早减速内侧进弯,又把外侧的羽甩出一个车头的距离。

  最后一圈了,双方的车速在逐步的提升,弯道的追逐也慢慢变得惊险。由于终点前是一大段直道,因此,终点前的一个几乎九十度的直角拐弯便成了决定胜负的重要的条件,谁在这个弯道占优,谁就极有可能获得最终的冠军。这最后的弯道逼近了,两辆车都已经跑出了各自的最高速,羽仍然在外侧苦苦等待着时机。离弯道二十米左右时,“火焰”开始入弯,或许是因为车速实在太高,它到达弯道顶点时,不得不放弃像之前那样减速到足够低从而进行全内侧转弯的方式,而是略略越过了弯道顶点,等它车头方向摆正时,一半车身已进入了外侧车道。

  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羽从外侧急打弯直扑弯道顶点。车头刚挤进内侧弯道那一刻,“火焰”发觉了羽的企图,也猛地一拐,企图挤占内侧车道,阻止羽的突破。然而“火焰”计算错误的是,羽的赛车小巧,车身比普通的赛车窄了整整三十厘米,就这三十厘米的差距,给羽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空档。羽生生从内侧路肩和“火焰”间挤出了一条通路,眨眼间,车头竟超出了“火焰”!观众席上爆发出疯狂的喝彩,无数双眼睛死盯着这最后的角逐。

  领先的一瞬,羽非但没有接近胜利的喜悦,反倒紧张起来,他知道,完全比拼引擎性能的时候到了。他使劲将油门踩到了极限,排气管突突喷出带火星的热气,轮胎在地面上摩擦,迸出刺耳的爆裂音。加速中,身旁的“火焰”忽然冒出了一阵不同寻常的声响,这响声如毒蛇般钻入羽的耳朵,羽顿时大吃一惊:“氮氧加速!”

  面对对手的杀手锏,没时间犹豫了,羽心一横,伸手直接拍下了驾驶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嘣”的一声,车尾左右裂开,一副滑翔翼“嗖”地被扔了出来。上千观众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古怪的一幕,甚至以为羽的车身在高速下解了体。不过更令人惊奇的还在后面,羽那抛掉了滑翔翼的车体后部中央骤然喷出一股白亮的火焰,伴随着呼的一声闷响,说时迟,那时快,羽的车身猛然往前一纵,竟在迅疾之间突进了近一个车身的距离。观众席上笼罩着可怕的沉默,无数双诧异的眼睛紧盯着场内这出乎意料的一幕,大气都不敢出。

  最终的角逐上演了,“火焰”在氮氧加速系统的推进下,爆发出了比平时更快的速度,羽凭借一抛一纵所取得的一个车身的距离优势,正在被“火焰”慢慢缩小。终点慢慢的接近,观众们大气都不敢出,唯恐错失了冠军诞生的时刻。此刻,以最高速行驶的羽脑海中却是一片平静,只是刚痊愈不久的颈椎尽管有头枕护着,但被刚才那一喷一纵带来的加速一折磨,仍有些疼痛。他歪歪脑袋,沉静地从反光镜里瞟着“火焰”一寸寸逼近,忽然有种微妙的懒惰感,像刚打完一场激烈的战役后的那种极度的疲劳。他的前方,终点线正以惊人的速度疯狂地扑来……

  羽的计算无误。他以领先“火焰”半米的微弱优势抢先冲线,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终点线后,“火焰”吱地一个摆尾,停在羽的车旁,对手跳下车,取下头盔冲羽嚷。

  “怎么不能是我?怕我抓你?”张队走来敲羽的车盖,“你脖子还没好透,就敢出来跑,还敢赢我,胆子真不小哇,啊?”

  羽也吃力地掀开车盖爬出来,嘿嘿地笑道:“对不住啊张队,我不知道是您,否则我就……”

  “少来这套!”张队一拍羽的肩膀,让羽一下子苦着脸矮了一头,“连我费尽千辛万苦换来的氮氧加速都奈何不了你,你小子果然有点货,是不是扬教你的?难怪他自己不来。”

  扬也走了过来,没说话,只看着张队。张队被他看得有点发毛,大声喝道:“看什么看?算我输了行不?大丈夫说线号竖井,你们可以随便上下,别出事就行。”

  羽跟着扬的车队在离宏城七十多公里外的桁道里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车队拐了进去。这一段路没有主桁道里那么多路灯,昏暗的光影透出荒凉,一看就是人烟罕至的小道。继续前进了约十公里,又拐了几个弯,隧道愈发狭窄低矮,几乎要擦着载重卡车的顶棚。开车的司机一面频繁伸长脖子盯着左边车头防止蹭墙,一面自言自语道:“多少年没开这种路了。真奇怪,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呢……”

  羽坐在司机后排,正好奇地检查手头的一套密封加热服。这套刚刚发到手中的遍体银色的衣服似乎是匆忙之间赶就的,不少地方做工显得有些粗糙,让羽不由得怀疑这东西是否会在白星地表的严寒真空环境中掉链子。不过看到身旁坐着的扬那自信的神情,羽倒也不怎么担忧,真正令他忐忑不安的倒是地面上未知的一切,虽然他早已从各种资料里了解过一些外面的情况,但毕竟从未亲身涉足,难免有些紧张。

  见羽他们一直没说话,饶舌的雇佣司机倒主动攀谈起来:“听说,前面的路能通到上面去?我真佩服你们,我要是一个人,连靠近点儿都不敢。以前跑运输,经常在这几条路上来来,每回经过这附近,押车的老头子总说这儿闹鬼。我当然不信,但这事也邪门,越不信,就越能听见鬼哭。听了几回,真怕了。这回要不是你们人多,我打死也不来。”

  就一愣神的工夫,车头险些蹭上了路壁,幸而司机猛打半圈方向盘,躲过了一次挂彩。

  “都怪我这嘴。”司机略有歉意地又从后视镜看了他们一眼,“不过没事,前面快到了。”

  好像为了印证司机的话似的,前面一亮,车一个拐弯,挨着前方的车队停下了。羽看见他们的车队进入了一个方圆近百米的洞穴,洞穴有约二十米高,天花板上一排排暗橙色的水银灯刚刚打开,嗡嗡地一明一暗,像传说中闪烁的星星。洞穴尽头竖着一扇金属大门,门上右侧有白色油漆写的81192五个数字,旁边的石壁上嵌有一只加了锁的金属壁柜,像是控制台,上面画有红色的警告标记:危险勿动!

  羽跟着扬跳下车。扬指挥前面两辆载重卡车卸下了一辆电动车和一辆实验用车,羽则掏出从张队那儿赢来的钥匙打开了金属柜的立门。柜里一盏小灯亮起,照出柜中三根锈迹斑斑的操纵杆和几个沾满灰尘的按钮。羽呼地吹了口气,顿时尘土弥漫,令身边的几个同伴皱眉退了几步。羽捂住嘴辨认了一下按钮上的文字,按动了一个红色按钮,随着轰隆隆一阵刺耳的摩擦声响起,高大的金属大门艰涩地两边移开,露出一间约莫上百平米的空房间。这房间里同样布满了灰尘,坚实的金属地板正在回荡的余音中轻轻震颤。

  扬已经套上了密封服,拿起头盔,指挥两辆车慢慢开进了这电梯间一般的升降式密封过渡舱。大厅里留了两名助手驻守负责操纵,其余五六人登上了电动车,大家在车体里开始七手八脚穿密封服。虽然之前实验过不少次,但戴上头盔那一刻,羽仍然有一种像即将和这样一个世界隔绝的不适感觉,眼前的一切在面罩后面有些变形,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门口操纵台前的助手按下了关门按钮,刺耳的摩擦声再次响起,砰的一声,过渡舱的两扇闸门合拢了。

  不知啥地方又响起了沉闷的嗡嗡声。车灯的光柱里,无数被气流激起的灰尘正飞卷飘扬。气压计的读数在飞速下降,羽清楚地感觉到身上的密封服开始加压膨胀,逐渐紧贴在身体的每一处。这种紧贴感带给羽一种莫名的亢奋,暂时掩盖了对地上世界的恐惧。

  身旁一位同伴忽然慌乱地尖叫着跳了起来,他一只手捂住自己的脖子,另一只手拼命推车门。事发突然,羽几个人都呆了。只听见耳机里扬厉声道:

  羽和身边的另一个同伴跑上去抱住42号,羽想用手堵上42号脖圈上漏气的部位,然而徒劳。42号手脚抽搐,连站都无法站稳了。半响,嗡嗡的抽气声才消失,又过了短短的几秒钟,气密闸门重新打开了一道缝。闸门开启的瞬间,空气从门缝中疯狂涌入,卷起大量灰尘,同时带起尖厉的啸叫,仿佛鬼哭。

  42号被扶了出去。他取下头盔,脸色苍白,一边使劲喘气,一边无力地朝电梯里其他同伴摆了摆手,表示已无法继续参加行动。羽清楚地听见扬在耳机中轻轻叹了口气。

  第二次很顺利,随着空气慢慢的变稀薄,被气流卷起的灰尘也迅速落回地面,光柱中,过渡舱里的空间显得异常洁净。

  舱外的助手扳动了操纵杆,舱体猛地一震,开始颤动着徐徐上升。轻微的超重感像涓涓的细流一样汨汨冒出,压在每个人的身上,也渗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上千年来,洞穴中的人类习惯了暗无天日的穴居生活,无论地下城修建得多么雄伟壮丽,无论投影模拟的天幕多么灵动逼真,他们的目光却始终没有投向真正的天空。移民的祖先替子孙后代在地底下准备好了一切生活设施,那数量众多的纵深竖井,便是当年着陆后人类向地底突进的见证。遗憾的是,地下城建成后,这些竖井便被彻底废弃了,虽然名义上还属于就近城市所在的安全管理局管辖,但治理权早已随手扔给了地方机构,除了时不时的例行保养,几百年来几乎从未真正使用过。由于人迹罕至,那气密性例行保养所产生的气流啸叫声经常在空旷而寂静的隧道里传得很远,以讹传讹后,居然被疑为“鬼哭”,想到那司机的惊恐模样,羽就觉得滑稽。

  然而现在的羽却轻松不起来。上升的加速度在增大,渐渐让好几个人产生了不适感,不得不平躺下来以分散压在身上的重量。81192号竖井离白星表面有近五十公里,过渡舱上升了约莫十公里后减速停下,似乎是换了一道牵引索,又重新开始加速上升。如此交替起停了四次后,舱内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预示着接近了地表,大家都打开了密封服的加热开关以抵御来自外面世界的严寒。终于,过渡舱开始了最后一次缓慢减速,十分钟后,随着轻轻的一下震动,轻微的失重感消失,过渡舱稳稳地停了下来。

  一行人走下电动车。扬按了一下舱内壁的按钮,气密闸门无声地打开,露出外面的出口。他们走出去,发现身处在一个大型密闭矿坑的底部,矿坑四周的坡度约四十五度,斜壁上建有盘旋的路面,还有一条很陡的扶梯直接通向上方出口。过渡舱所在的竖井井塔正处于矿坑底部的正中央,回头看去,像立在环形山里的中央峰。

  羽他们跟着扬攀上了扶梯,笨拙地爬完这一百来米的距离,来到穹顶边缘的出口前。站在台阶下仰头看时,巨大的穹顶像天花板一般以一种极度倾斜的沉重角度向里面压过来,几乎要触及每个人的头顶。

  凝立了片刻,扬向前走了几步,手指按动了墙壁上的一个红色按钮。于是,古老的穹顶像舞台的大幕般缓缓拉开,之前从未见过的白星真正的夜空,此刻便真实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和无数次幻想中的任何一次都不同的是,白星真实的夜空看起来既不像一片实体,也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地底下的人类无法体会的广阔。如果非要用视觉方面的语言来具体描述的话,它就像一片比矿场的穹顶大无数倍的无形盖子,黑色的背景上整体泛起均匀渐变的微弱乳白色光晕,势不可挡地凌驾在白星之外,却漫不经心地压迫着这群渺小的人类个体。

  在场的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地仰着头。他们的目光从未像现在这样在重力所在的竖直方向上投射如此遥远,终于,在这种由空间体现出来的广阔面前,有人崩溃了。46号摇摇晃晃一坐在地上,开始呕吐,透明的面罩里溅上一堆秽物。其他好几个人也站立不住,纷纷向后退,似乎躲在高大的矿场穹顶下面才有安全感。好在扬和羽还算比较镇静,他们制止了这种纷乱的局面,并让大家一起把呕吐的46号送回了电动车,大家休整一会后,再由扬驾驶着电动车,后面拖着实验车,从矿坑边缘的盘旋路上慢慢绕行上来。车爬行了半小时,或许因为有了车体的庇护,重新看到白星的天空时,大家的情绪不再像刚才那样强烈波动,而是保持着一种十分微妙的平静。电动车驶出了矿坑出口,完全暴露在天空下,平平极目眺望,眼里除了暗黑的天幕就是纯白的地面,两者交汇的地平线在夜色中看起来模糊一线。这时羽开始注意到了白星的地表。和现有资料记录的一致,白星的地表由细密的白色岩石构成,非常平整,视野内没有丘陵,没有山峰,没有沟壑,更没有陨石坑,简直比无风的海面更加平静。

  没人出言反对。羽小心地拉开门跳下车,踩在白色岩石的地面上,轻轻跺了几脚,又蹲下来摸了摸,粗糙而寒冷的感觉刺刺地透过电加热的密封服传来,不禁让他打了个寒噤。

  扬也跳了下来,同样蹲下来抚摸了一下地面,立刻站起来,又向四周望了一圈,说:“可以实验了,开始吧。”

  大伙儿似乎已经将这次上来地面的目的忘了,经扬一说,才如梦初醒,赶紧忙碌起来。所幸本次实验只是初步测试真实地表真空环境中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并不太高。卸开电动车与实验车的牵引链后,47号助手将电动车开离了一段距离,接着开始遥控检测实验设备是不是正常。大家也各自退后,站在了实验车侧后方的安全距离外,并调低了头盔面罩的透光率。几分钟后,耳机里响起了47号的声音:“发动机状态正常,燃料状态正常,推进系统正常,检查完毕。”

  扬话音刚落,实验车体后方便射出一股强烈的火光和大量烟气,几乎和上次羽赛车时的喷发一模一样,只是要耀眼得多。实验车在这种强力的推动下猛地朝前冲去,速度快得惊人,几乎短短一瞬,就消失在了晦暗的天边。

  “时速931公里,距离3000米。燃料已耗尽,呼叫41号,请求遥控制动。”

  启动时喷出的烟气已迅速跌落,给白色的地面蒙上了一层细细的灰尘。大家登上电动车,慢吞吞地朝实验车消失的方向开去,十分钟后,他们在五公里外找到了已耗尽燃料的实验车。车体似乎在制动时失控侧翻了,静静地歪趴着,轮胎磨损很厉害,喷口处也烧焦了一片,但整体依旧完好。

  “这是白星近千年以来人类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扬声音里有一丝激动,却也透着浓浓的疲惫,“谢谢各位的努力。现在,请挂车,返航。”

  之后的许多年里,羽一边奔波于各大城市间参加各种比赛赚取高额奖金,一边和扬他们一道沉迷于火箭发动机的推进研究,也颇有进展。期间,扬转让了燃气轮机推进技术,并停掉了空气动力学研究,停掉了风洞的运转,把资金与人力全部集中到自主研发真空环境中的火箭发动机这个方向上来。当然,说自主研发有些不确切,因为他们有一部分知识库中的古老资料作为参考,像关于第一次实验中固体燃料暴露出来的燃烧快、不易控制的缺点。

  知识库的某些藏匿很深的资料中直接给出了液态燃料与氧化剂的方案,它燃烧速度可控,推重比高,甚至喷嘴、燃烧室等都有现成的示意图,令扬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后面几年,他们陆续在地面上又进行了几次秘密实验,火箭发动机的推进维持的时间慢慢的变长,达到的最高速度记录也在不断刷新,最近一次的载人实验,居然突破了每小时三千五百公里,用羽的话来说就是,以后计算速度时不能说小时,得换成秒了。

  选择液态推进剂时,扬和羽就没有争议地一齐看中了液氢和液氧,一方面基本没其他价格低廉的燃料可供选择,二来白星的地热发电规模庞大经济,直接使得电解水获得液氢和液氧的成本降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何况,液氢与液氧燃烧的比冲值高,其他昂贵的燃料未必比它俩好多少。

  在进一步提速的过程中,他们很快遇到了新的困难:要达到更高速,势必要多携带燃料,而燃料箱一大,立马结构臃肿,自重大幅度提升,燃料装再多,效果也不显著。

  “前两次实验中就已暴露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羽分析道,“我们燃料几乎多带了一倍,跑是跑远了一些,但速度几乎没增加多少。虽然我们面对的主要是地面的阻力,不是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但它也和自重成正比,真是不好办啊。”

  “唉,我也想过。”羽挠挠头了一声,“但现在根本就没有更好的润滑油,车体内部的推进机构再怎么折腾,也就只能这样了。”

  “轮子?上头那磨刀石一样的地面,用来驱动倒挺适合。一快,就磨没了,你没感觉?后面两次,磨得只剩下钢圈,一刹车就打滑,停不下来,害得我们跟着你多跑了十几公里。”

  羽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暗淡了,“实验场里搞搞这个还行,可上头,真空作业,至少几十公里,太大的设备还运不上去,低温下能用的轨道材料也没着落,我们整不起啊。”

  知识库是人们对白星上的“人类实体知识贮存总库”的简称,它最早出现于十万年前的地球移民船队上,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实体化,最终形成了极大的规模。本来,地球移民船队起航时,已将人类历代积累的所有知识与文献资料全部数字化,贮存在船队的计算机中,然而在漫长的航程中,人们很快发现,由于量子漂移效应,贮存在计算机中浩繁的信息正以缓慢的速度消失。消失虽然缓慢,但在上百万年的航程中,其积累将非常可观,如不加以抢救,人类文明甚至面临着丢失全部知识的危险。由于大部分人类个体在航程中都处于休眠状态,无法以地球上的教育方式传承知识,少数未休眠的决策者只能命令船队的计算机中枢每隔几百年定期复制一份知识库中的内容并淘汰掉旧有的存储器,但资源消耗巨大,收效还甚微。继任的决策者在后续的几十万年中还陆续尝试过其他多种数字化载体,仍然没有显著效果。在非常宏观的时间尺度上来看,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无奈之下,十万年前的一任决策者做出了“知识实体化”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造就了现在羽他们所见到的知识库。

  知识库所在的城市很远,几乎离宏城有半个白星了,而且,说它“城市”也有些牵强,它只是一个十公里见方的立方体洞穴,就一侧面正中央有一个桁道入口,其他方向均是封闭状态,内部没有常住居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负责交通调度的工作人员。桁道口被巨大的合金门封闭着,虽然知识库名义上对全体公民开放,但平日里仍旧非常冷清,几乎看不见人影。

  “怎么就没人把它重新数字化呢?害得我们每次都要跑这么远,真荒度时间。”羽站在知识库门口等待验证身份时,不由得抱怨道。

  “也不是没有,各个城市都有些数字化的副本,有些机构也有,但都只有一小部分,不完整,绝大多数都是要什么没什么,不如来这儿。”同来的47号说。

  47号也是火箭发动机研究的关键人员,长得瘦小干练,平日里大伙喜欢叫他小飞。

  “可是来一趟多麻烦啊。”羽仍然郁闷道,“而且,看到了有用的资料,也不让往出带,抄能抄多少?我们算是舍得血本的,带个相机敢偷偷地拍点,别人呢?当官的不来数字化,倒是挂着‘保护’的名号不让碰,这堆东西,迟早得坏掉。——我还是喜欢我以前在城里图书馆看的小副本,就是东西太少。”

  身份验证通过了,守门的工作人员有气无力地朝他们挥挥手表示允许放行。合金大门打开,露出里头幽深的走廊。

  “小飞去V区,羽去U区,我去T区。每隔三小时联系一次。干粮与饮水带好,再检查一遍记录设备与备用电源。”

  羽三个沿着走廊往里走到一处大厅,这儿是交通换乘中心,一个工作人员在岗亭里打瞌睡,几十辆白色的小型轨道车在灯光下静静匍匐着。购票后,三个人分别登上了三辆轨道车,向各自的目的地驶去。羽的车带着他行驶了约两公里,进入了一架敞篷的升降机,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向地底下沉,一层层带着灯光的楼层像电影放映机慢速投射的胶片,里头存储区巨大金属围笼的身影一闪而过。后来升降机停了,轨道车驶出升降机,继续在走廊里前进。走廊很高很窄,两边正是掠过其他楼层时见过的金属网,密密的网眼后面排布着高大的书架,每一座书架都像一栋多层住宅,有五六层楼高,两边敞开,沉沉地露出上面摆放的黑黝黝的“书刊”。

  轨道车在金属网旁的一扇小门边停住了。羽紧紧背包,跳下车钻进小门,开始小跑着搜寻目标书架。虽然每个大型区域、楼层都已标明了知识的分类,每栋书架的侧面也用油漆鲜明地刷上了各种详细分类的子类,但每个子类所拥有的书刊数目仍然是惊人的。羽跑过近三十栋“书楼”后,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于是放慢脚步,一边走一边张望,又走了约莫半公里,才在书楼侧壁上看到熟悉的子类号。羽却不忙攀登书楼的扶梯,而是仰头逐层仔细辨认了一下每层楼梯口挂的更详细的子类标牌,确认没有要找的内容,才又奔向下一栋书楼。如此又过了三栋,羽才抓着铁扶梯爬上其中一栋的第五层,走过走廊铺设的哐啷作响的金属网地板,来到一排排一人多高的书架前。这排书架和其他大多数书架一样很久没人光顾了,上面厚积了一层灰尘,金属网地板上还零星散落着少量生活垃圾,像是很久以前的读者留下的。羽吹掉一排书脊上的灰,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挨个辨认,最终费劲地抽出了一本书。

  书的封面刻印着阴文的书名与分类编号,书名和书本身的颜色一样,都黑沉沉的不起眼。翻开封面,里头薄薄的金属书页却略有些紫蓝色光泽,文字以约六毫米见方的尺寸紧密地刻印于其上,笔划深约二毫米。由于文字颜色与书页的底色差异不大,肉眼阅读起来很难。这种书的材质据说是某种硬质合金,在通常条件下,可长期保存达千万年。

  这方圆十公里洞穴中堆积的数量惊人的硬质合金书刊正是十万年前地球移民船队上的实体化知识库,当时,面临知识丢失的窘境,决策者一面迅速调集所有可用的重金属资源来熔炼合金铸造书页,一面从海量的数字化知识库中优先甄选出数学、物理、工业、生物、经济、环境、建筑、艺术等大量基础学科知识,边整理边刻印,耗费了上千年时间才分类刻印完毕。不过,尽管体积巨大,但实体化的书刊仍然只是海量知识库中的一小部分,其他未来得及抢救出来的人类知识,包括数量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便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永远消失在茫茫宇宙中了。

  一天下来,羽啃着干粮爬了几座楼,搬下一本本书刊,翻完后又费劲地一本本塞回去。他记录了不少之前未接触过的航空航天方面的资料,但鲜有实用的,不是成本过高,就是当前科学技术水平达不到。筋疲力尽后他躺下思考了一阵,决定换个区碰碰运气。他爬下楼,跑回轨道车,乘车回到升降机处,输入目的地K区的指令,升降机又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向上爬去。

  羽在164层停下了。这儿明显比底下的其他楼层热闹些,地面上的生活垃圾比较新鲜,有时甚至还能看见其他远远的书楼上有一两个读者在席地阅读。长长的走廊里没有铺设车轨,取而代之的是两条看不到尽头的自动人行道,羽站上自动人行道,马上觉得它速度有点慢,不耐烦的他开始在人行道上奔跑,身旁隔着金属网的书楼迅速后退,给他一种正阔步飞奔向知识海洋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没持续多久,目的地就一闪而过了,羽赶紧停下脚步,纵身跳到对面道上,险些摔了个跟头。

  从自动人行道上返回后下来进入书架区,羽又开始了在书楼间的攀爬与搜索,困了就坐下靠着金属网眯会儿,醒了接着翻阅。如此又过了一天,拍摄的资料又积累了许多,电源也已告罄,但仍旧没什么太有用的东西。看看表,已经接近约定的碰头时间了,羽联系了一下扬和小飞,决定先返回知识库的中央大厅。

  在大厅里等了好久,才见扬和小飞陆续走出来。小飞眼里布满血丝,却闪着掩藏不住的兴奋,他一见羽,便高高扬起手中拓印下来的一张图纸,激动地喊:

  加速时,小腹的麻痒感又涌现了。车窗外依然是一成不变的白色地面与深黑色夜空。系着安全带的羽费力地歪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扬,他也正被强大的加速度压得陷在柔软座椅中,只露出半个头盔。

  前进中的车体没有之前的强烈震感,只有横向的摇摆,像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小舟。

  速度表上的数字已经平稳地突破了1.5公里/秒,还在慢慢增加。虽然看不见车尾推进器喷出的烈焰,但从这速度来看,仍能想象它们全力喷发时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