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多伦县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殷切嘱托,扛牢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县之力推动411.8万亩沙化土地得到一定效果治理,仅剩1.9万亩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正在恢复绿意,防沙治沙“持久战”转为“歼灭战”,昔日的“京津风沙源”成为如今的“京北后花园”,打造了亮丽的“绿色多伦”名片,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五”荒漠化综合治理“多伦经验”。
多伦县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端,背靠大草原,面向京津冀,距离首都航线公里,处在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最前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自然和人的因素共同影响,多伦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1%以上。恶劣的生态不仅制约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给首都生态安全带来非常大威胁,引起党中央的格外的重视。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北溯沙源视察多伦,作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成为祖国北疆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发端地。20多年来,多伦县始终树立大局观念,站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守护北京保卫华北的高度,坚定誓把“沙地”变“绿洲”的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打响防沙治沙“持久战”。始终践行习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道、惠民之要,先后确定“生态固基”“生态立县”“生态大县”“生态强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等阶段性目标,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多伦战略定位、体现多伦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子。从始至终坚持制度引领,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大县建设的决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分工落实方案》《多伦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32个制度性文件,构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从始至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历届县委、县政府带头示范,逐渐完备思路举措,克服困难挑战,奉献23年艰辛汗水,将400多万亩沙化土地牢牢锁住,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形成了“多伦模式”。
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系统思维、采取科学方法。多伦县在守正创新的探索中,找到了“禁牧”和“种树”两项根本之策,推动沙区生态由内向外自然恢复,沙区绿色由外向内快速发展。
“一手抓禁牧”,保证沙化地区植被自然修复。2000年,多伦在全盟率先对羊实行3个月季节性禁牧;2003年,对羊实行全年全境禁牧、对牛实行3个月禁牧;2010年,进一步对牛实行5个月禁牧;2021年,按照“一禁两育一促”思路(“一禁”即更为严厉的禁牧政策;“两育”即发展育成牛、育肥牛;“一促”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畜牧业发展和养殖户增收),对牛实行7个月禁牧,并建立过渡期,探索推行全时全境全畜种禁牧政策。通过禁牧这一革命性、根本性举措,让全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羊的数量迅速下降,牛的质量稳步提高。并通过禁牧政策的逐步强化,给了农民群众产业体系调整的准备期,走出了一条转结构、促增收、优生态的防沙植绿致富道路。
“一手抓种树”,促进沙化地区绿色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多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百万亩樟子松造林、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建设等工程,促进多伦绿色“底色”加快形成,绿色“名片”加快打造。治沙初期,采取草、灌、乔相结合的3种治沙模式,通过飞播沙蒿、杨柴、沙打旺“盖被子”,构筑黄柳网格沙障“画格子”,建设防护林带“堵口子”,植被得到迅速恢复,沙化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治沙中期,采取“窄林带、宽草带”“两行一带”模式造林,为饲草产业和林下经济留足空间。推广“以造代育”模式,设置初植密度每亩74株,根据苗木市场需求适度密植,增加到每亩148株,实行均匀抚育间伐销售,增加群众收入。治沙后期,锚定经济林、景观林、碳汇林,实施工程带动,扩大造林规模,加快效益转化。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种树”措施,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7万亩,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增加到现在的8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空气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荣获“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奖”,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多伦县精准把握时势进度,及时作出调整优化思路举措,实行“三步走”战略,全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步防沙治沙,止沙带、固流沙,遏制沙区再蔓延。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坚持“生态固基”和“生态立县”战略,因地制宜、因地设防,采取“封、飞、造、禁、移、调”等措施,加大对风蚀沙化区、明沙区、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累计完成沙地围封230万亩,人工造林67万亩、飞播林草21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小流域治理18万亩、转移沙区人口2282户、10692人。沙化土地扩展蔓延趋势得到一定效果遏制,部分沙区再现青山绿水。
第二步提质增效,强基础、增后劲,确保效益再提高。2011年到2017年的七年间,重点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围绕“生态立县”打造固基林业,围绕“旅游活县”打造景观林业,围绕“兴林富民”打造经济林业。按照“六区两线一基地”总体布局(六区,即沙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城镇村屯绿化区、农田防护林区、林沙产业开发区、工矿植被恢复区。两线,即公路沿线、铁路沿线。一基地,即种苗基地建设),完成以樟子松为主的造林任务130万亩,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
第三步绿色强县,提效益、促融合,加速优势再转化。2018年以来,更看重全域性、生态性、景观性、经济性,重点实施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建设。积极做出响应习关于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号召,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林业局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启动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多伦分场建设,开启绿色发展、生态强县新征程。规划建设任务138.5万亩,规划建设期为8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建设任务79.6万亩,完成规划总建设任务的57.5%。
紧盯防沙治沙、生态造林过程中资金投入少、苗木成活低、林地管护难、增收致富弱四类明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效益,构建政、企、民利益联结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多方互惠的生动局面。
一是瞄准“建设市场化”,解决“钱投入少”的问题。围绕造林工程“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和“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化造林运作模式,积极鼓励社会主体通过承包荒山、流转荒山荒地、合作造林等方式参与林业建设、管理和经营,形成了“政府主导、项目支撑、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林业建设投入单一薄弱的壁垒。2011年至今,全县林业建设累计投资21.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1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9%;地方政府投资6.4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30%;社会投资8.8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1%。
二是瞄准“技术标准化”,解决“树活不了”的问题。坚持在实践中理顺和转变政企关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于国家投资的工程,实行“花钱买活树”紧密型承包制,林业部门按合同规定的林木成活率兑现造林补贴,倒逼造林主体和受益主体提高林木成活率。对于社会投资的工程,采取“谁造谁有、严格验收、及时定权”方式,以“林权所有”激励造林主体提高林木成活率。引导造林主体引进高新技术和产品,推行使用1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修订5项企业标准,形成一整套贯穿种苗、栽植、管护等环节的标准化造林规程,有效提升建设质量和速度。2011-2016年,年均造林17万亩,高峰时期年造林达37万亩,成活率超90%,高于国家验收标准20多个百分点,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中名列前茅。
三是瞄准“建管统筹化”,解决“林管不住”的问题。三分种树,七分管护。坚持建管并重、以管促建,健全完善管护制度,严控违规放牧行为,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建立以森林公安、林草局、乡镇执法局、村组生态防护员和农户为主的五级生态管护网络和协同执法工作机制。成立全区首支生态无人机巡察队,依法打击破坏生态项目区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探索建立跨区域司法保护合作机制,与河北沽源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在森林草原保护、旅游开发及资源利用等领域紧密协作,促进实现“区域经济生态一体化发展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高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赋分权重,让生态文明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
四是瞄准“经营产业化”,解决“富不起来”的问题。从造林投工投劳、苗木出售、林下产业等全产业、各环节入手,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享、增绿增收。优先选择县内农民林业合作社承包造林工程,支持造林主体培育发展种苗产业,累计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55个、造林企业30家、苗木基地265处,蓄苗量达4亿株,自给有余并销往周边旗县及河北、北京等地。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中,用于整地、造林、苗木装杯、浇水等劳务费用5.8亿元,近1万名城镇和乡村居民参与工程建设,人均收入6万元。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种养业,开展扁杏、金叶榆、金叶垂榆嫁接和蒙古野果栽植,引进林副产品生产加工公司2家,进行沙棘饮料和山野菜深加工,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农民通过樟子松大苗移植间伐、牧草销售等形式,累计销售樟子松、榆树、山杏等大首84万株、容器苗2.1亿株,收益8.5亿元,人均纯收入增长2205元。全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积极打造休闲农林观光景观带,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递增。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60余万人,旅游收入超73亿元。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政府、社会、群众强大合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各方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解决一切困难的根本之道。多伦县党委始终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盟委工作要求,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思想引领、制度建设、行政监管三方发力,推动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达到预期效果。自2003年开始,全县干部职员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生态建设增光添彩。社会力量除30余家造林企业外,大宝生态林、蚂蚁森林、北京青年林、上海银行公益林等一批公益项目和“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等一批公益活动,以树为笔,为多伦治沙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恶劣环境侵扰、享受生态环境福利的各族群众,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慢慢地加强,涌现了马云平、范金秋等一批矢志不渝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的全国先进典型。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多伦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建立生态建设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调结构、美村庄、绿生态,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共赢。针对超载放牧、粗放经营对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紧紧扭住产业体系调整“牛鼻子”,从重羊轻牛、过度放牧到减羊稳牛、少养精养,从散养放养、广种薄收到舍饲圈养、精耕细作,农民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发生极大变化,收入结构和水平有了突破性提高。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村屯绿化工程,彻底扭转沙进人退局面,打造绿树环绕、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广大群众吃到治沙红利,得到生态反哺,极大增强了安全感和幸福感。20多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6元增长到18605元,增长11.5倍。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统一。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23年防沙治沙大会战,为全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林、肉、菜、薯、草”五大主导产业走上快车道,工业产业规模随着更多企业落户多伦而逐步扩大,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慢慢的变成为支柱产业,为经济腾飞注入新活力。城镇就业人数和质量逐年提高,“六稳”“六保”工作持续稳固,社会文明和谐程度逐渐增强。特别是生态环境的一直在优化,使多伦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巩固提升,“美丽多伦、天然氧吧”等多伦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新品牌叫响全国。
四是坚持有解思维,推动问题、矛盾、桎梏高位化解。多伦县从未望沙止步,破解难题、确保有解,甘当防沙治沙最美“逆行者”。防沙治沙前十年,面对“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的现状,“封、飞、造、禁、移、调”十年磨砺,坚决遏制沙区扩散趋势。但植被脆弱、不可持续、经济效益低的实际问题摆在眼前,多伦县果断提质增效,启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全方面提升林业建设整体活力和发展后劲。可林牧矛盾、树种单一、防火压力巨大等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多伦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启动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建设,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解决诸多问题,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利共赢。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方向、战略、思路一以贯之。生态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实现生态建设的稳固持续,“十二五”期间,多伦县相继提出“生态立县”“生态大县”的发展思路,重点推动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十三五”期间,多伦县提出并坚持“一体两翼”(以绿色经济带动为主体、以特色城镇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为两翼)发展思路,把生态建设上升到统领全县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021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县委坚持边实践、边完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力争以生态为底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到“十四五”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下一步,多伦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持续巩固和提升治沙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力度,坚决打好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更牢固、更美丽的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