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6日6时讯(通讯员 刘锦)当社区干部不难,难的是当好“领头雁”,当一个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这是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党委书记李荣这两年来最大的愿望。
为了改善群众生活,他团结社区两委班子,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一心埋在工作上,使社区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贯通整个社区的道路硬化了、亮化了、美化了,群众期盼的好生活正一步一步向他们靠近。
近日,走进冬冲社区种植基地,一大片南瓜藤郁郁葱葱铺满田地,一个个南瓜披着绿里泛黄的外衣,在藤蔓间若隐若现。“再过几天南瓜就可以采摘了,等到8月份再栽种榨菜。”李荣乐呵呵地说,今年种植基地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10万。
“以前这是一片荒地,李书记他们花了半个月时间把这里开垦出来。”72岁的李玉前经常在基地里务工,他的年收入也因此增加了五千多块。“到了采摘的时候,附近的群众来干活的最多有60多人,工钱按天结,大家都高兴来基地务工。”
一片荒山荒坡摇身一变,成了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更成为了周边群众经济收入的来源,这离不开在李荣带领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但发展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种植南瓜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买的地膜铺窄了,土壤水分没能保持住,影响了作物生长。”李荣回忆说,最后在青龙村春兰蔬菜基地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种植管理经验,南瓜藤开始长势茂盛。
如今,该社区100余亩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周边50户群众享受土地流转收入、就近务工,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让所有群众线月,刚刚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李荣与当时的驻村工作队,召集群众召开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集体经济发展什么”的问题,不少种植、养殖大户听到消息后自发来到会场,分享自己的得失经验,积极出谋划策。
最终,冬冲社区确决定建设养猪场,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与“温氏集团”合作,通过代养生猪获取收益,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集体负责建设养殖场代养生猪,企业负责提供仔猪、饲料、技术指导以及为仔猪购买商业保险、回购生猪。”李荣介绍,2020年6月底建成并运营集体经济养猪场,首批养殖生猪2300余头于2021年初出栏,扣除成本和留存运营资金后,按照分红比例,集体经济分红7万余元,入股群众分红近20万元。
同时,未解决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冬冲社区积极地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粪肥低成本就地就近还田。“我们修建了化粪池,猪粪经过发酵沉淀后,用于种植基地和群众田地做有机肥料。”李荣说,化粪池下面埋着管道,能够直接输送到地里,这样就有效吸纳了养殖场产生的粪水,变废为宝,形成“养殖—种植”良性循环的发展链条,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随着集体经济逐渐干出了起色,社区“两委”班子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破解劳动力短缺难题,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导致劳动力短缺,一些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李荣说,社区“两委”通过入户宣讲、召开居民大会,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开始着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这片田地以前都是条条块块的,甚至有些还是‘撂荒地’,而且大多数农田还面临着灌溉设施不完善、道路老化、电力不畅等问题。”李荣说,经过集中连片打造,小块小块的田和土就合成了1500余亩的大田,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还可以直接开到田地里。
如今,站在田坎上,放眼望去,整治后的耕地平平整整,田间道路平坦宽阔,农田成网格状。“整治前一亩地一年的租金只有300元,而现在一亩地能租到600元。”村民丁六珍坦言,现在不仅流转费提上去了,而且田间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发展种植更省心了。
此外,经过整治后,连片的土地为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冬冲社区接下来还将与重庆农科院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在高标准农田区种植富硒大米,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群众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李书记为我们社区做了很多好事,不仅带领我们发展起了集体经济,村里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冬冲社区综合治理专干杨晓合在社区工作5年,提起李荣书记来了后的变化,他赞叹不已。
为了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区“两委”还采购并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改善,完成旧房改造17户,在集体种植基地新建蓄水池2个,新修生产道路1条……生产条件提升了、群众出行便利了,提起现在社区的变化,社区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社区大变样,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6日6时讯(通讯员 刘锦)当社区干部不难,难的是当好“领头雁”,当一个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这是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党委书记李荣这两年来最大的愿望。
为了改善群众生活,他团结社区两委班子,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一心埋在工作上,使社区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贯通整个社区的道路硬化了、亮化了、美化了,群众期盼的好生活正一步一步向他们靠近。
近日,走进冬冲社区种植基地,一大片南瓜藤郁郁葱葱铺满田地,一个个南瓜披着绿里泛黄的外衣,在藤蔓间若隐若现。“再过几天南瓜就可以采摘了,等到8月份再栽种榨菜。”李荣乐呵呵地说,今年种植基地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10万。
“以前这是一片荒地,李书记他们花了半个月时间把这里开垦出来。”72岁的李玉前经常在基地里务工,他的年收入也因此增加了五千多块。“到了采摘的时候,附近的群众来干活的最多有60多人,工钱按天结,大家都高兴来基地务工。”
一片荒山荒坡摇身一变,成了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更成为了周边群众经济收入的来源,这离不开在李荣带领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但发展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种植南瓜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买的地膜铺窄了,土壤水分没能保持住,影响了作物生长。”李荣回忆说,最后在青龙村春兰蔬菜基地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种植管理经验,南瓜藤开始长势茂盛。
如今,该社区100余亩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周边50户群众享受土地流转收入、就近务工,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让所有群众线月,刚刚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李荣与当时的驻村工作队,召集群众召开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集体经济发展什么”的问题,不少种植、养殖大户听到消息后自发来到会场,分享自己的得失经验,积极出谋划策。
最终,冬冲社区确决定建设养猪场,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与“温氏集团”合作,通过代养生猪获取收益,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集体负责建设养殖场代养生猪,企业负责提供仔猪、饲料、技术指导以及为仔猪购买商业保险、回购生猪。”李荣介绍,2020年6月底建成并运营集体经济养猪场,首批养殖生猪2300余头于2021年初出栏,扣除成本和留存运营资金后,按照分红比例,集体经济分红7万余元,入股群众分红近20万元。
同时,未解决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冬冲社区积极地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粪肥低成本就地就近还田。“我们修建了化粪池,猪粪经过发酵沉淀后,用于种植基地和群众田地做有机肥料。”李荣说,化粪池下面埋着管道,能够直接输送到地里,这样就有效吸纳了养殖场产生的粪水,变废为宝,形成“养殖—种植”良性循环的发展链条,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随着集体经济逐渐干出了起色,社区“两委”班子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破解劳动力短缺难题,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导致劳动力短缺,一些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李荣说,社区“两委”通过入户宣讲、召开居民大会,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开始着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这片田地以前都是条条块块的,甚至有些还是‘撂荒地’,而且大多数农田还面临着灌溉设施不完善、道路老化、电力不畅等问题。”李荣说,经过集中连片打造,小块小块的田和土就合成了1500余亩的大田,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还可以直接开到田地里。
如今,站在田坎上,放眼望去,整治后的耕地平平整整,田间道路平坦宽阔,农田成网格状。“整治前一亩地一年的租金只有300元,而现在一亩地能租到600元。”村民丁六珍坦言,现在不仅流转费提上去了,而且田间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发展种植更省心了。
此外,经过整治后,连片的土地为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冬冲社区接下来还将与重庆农科院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在高标准农田区种植富硒大米,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群众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李书记为我们社区做了很多好事,不仅带领我们发展起了集体经济,村里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冬冲社区综合治理专干杨晓合在社区工作5年,提起李荣书记来了后的变化,他赞叹不已。
为了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区“两委”还采购并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改善,完成旧房改造17户,在集体种植基地新建蓄水池2个,新修生产道路1条……生产条件提升了、群众出行便利了,提起现在社区的变化,社区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社区大变样,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网络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